主讲医生:张子曙教授
拥有美国最高级放射行医执照ABR;芬兰kuopio大学医学院博士后;湖南首位影像介入学博士。具有欧美多国放射及介入学10余年工作经历。致力于美国医疗精准化、规范化理念体系的引入,希望对长期从事放射与介入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者带来帮助,现医院放射科主任,博士生导师。
胰周积液,我们应该知道哪些?
急性胰腺炎分两种类型:水肿性胰腺炎,坏死性胰腺炎。
胰周积液分四种:急性胰周积液,胰腺假性囊肿,胰腺坏死,胰腺坏死包裹。
水肿性胰腺炎发生急性胰周积液和胰腺假性囊肿;坏死性胰腺炎发生急性胰腺坏死和胰腺坏死包裹。
急性胰周积液转化为胰腺假性囊肿
急性胰腺坏死转化为胰腺坏死包裹
以上四种类型均可为感染性或非感染性。
急性胰腺炎一周以内的治疗方式及决策取决于患者的临床指标(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而一周以后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方式及决策取决于临床指标+影像学资料,急性胰周积液和急性胰腺坏死的时间定义发生在起病4周以内。
胰腺脓肿、胰腺腺体内假性囊肿等名词已经废弃,不再使用!!
急性胰周积液局限于腹膜后腔,特别是肾周筋膜(Grota筋膜),位于胰周,无包膜,胰腺腺体内的积液不叫胰周积液,叫做胰腺坏死。
以上是典型的急性胰周积液,
为水肿性胰腺炎的后果
胰腺假性囊肿,是10-20%水肿性胰腺炎的并发症,发生于起病4周后,由急性胰周积液转归而来。CT表现为不含坏死物的液化包裹,假性囊肿与胰管相通,因此囊液的淀粉酶和胰脂酶升高,可作为诊断依据。值得强调的是,这种与胰管的交通可能自行闭合,从而导致假性囊肿消退/缩小。因此,胰管交通的确定与患者预后直接相关,必须重视。
那么,作为放射科能够帮上什么呢?
CTA以及CTA的MIP重建可能显示胰管/假性囊肿的交通,特别是MRCP,比CTA的准确性更高。假性囊肿感染在CT上表现为囊腔内积气,或者靠细针穿刺证实。
上图显示假性囊肿
急性胰腺坏死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种为单纯性胰内坏死,占5%,CT表现为胰内无强化区,
第二种为单纯性胰周坏死,占20%,CT表现为胰周非均匀性无强化区,其中可见未液化坏死成分。常见部位为胰腺前方/小网膜囊内,这种类型胰腺坏死的预后较好。
第三种为胰内坏死+胰周坏死,占75%,CT表现为上述两种类型的组合体,
胰周积液分两种类型,
急性胰周积液和急性胰腺坏死,
两者在CT上区分的关键是否含有非液化的坏死物质。
急性胰腺坏死的CT特点是液化区域呈现混杂密度。急性胰腺炎发病一周内无法区分积液/坏死,两者均表现为均匀非强化区。
上图显示胰周坏死
上图显示胰内坏死
胰内坏死
胰腺坏死包裹,是胰腺坏死4周以后的转归。它的部位与胰腺坏死一致,可以是胰内,胰周,或者两者同时受累。胰腺假性囊肿与坏死包裹的鉴别至关重要,因为临床处理不同。当CT无法区分两者时,MRI和超声检查可能提高准确性和敏感性。
胰腺坏死包裹
胰腺坏死包裹
那么,上面提到的四种胰周积液如何处理,我们介入放射学能够帮忙吗?
1.急性胰周积液常于数周内吸收,而且常常无感染;多数情况不需处理,因为细针穿刺抽液或者引流反而可以导致感染,影响预后。
2.无感染假性囊肿的处理原则是尽量保守治疗,除非患者有症状,比如腹痛、囊肿压迫症状,比如梗阻性黄疸等。
3.感染性假性囊肿的处理原则是引流。
4.当无法通过CT/MRI判断囊肿是否感染时,可以用细针穿刺抽吸确认,但进针途径必须讲究,不要经胃、肠道穿刺,因为可能将非感染的假性囊肿转化为感染性假性囊肿,后果可能是灾难性的。
5.非感染性胰腺坏死的治疗可以是多种方法,比如大口径引流作为术前过渡/准备,内镜清创,外科手术清创引流,但急性期外科手术的死亡率增加,文献报道起病1月后外科手术死亡率明显降低。
6.感染性胰腺坏死的治疗是手术清创/引流,如果患者不稳定,可以通过大口径尽量引流,这种引流往往不彻底,只是为外科手术治疗创造条件。
7.胰腺坏死包裹的治疗是坏死组织清除,手段包括大口径引流、内镜或者外科手术。
文章已于修改白癜风早期症状及治疗中科白癜风寒假专家会诊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