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6月14日12:00-13:30,医院胰腺肿瘤MDT团队(胰腺外科、肿瘤内科、肝外科、放疗科、介入科、病理科、内镜中心、放射科、中西医结合科、核医学科等11个科室共13位教授共同参与)在15号楼3楼多功能厅开展第60次胰腺肿瘤MDT门诊。
本次MDT门诊共有16例病例,现选择其中2例进行相应报道。
案例1
男,73岁,无诱因上腹胀三周余。
患者三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腹腹胀,无腹痛,与进食、体位不相关,患者出现皮肤黄染,程度较重,查B超提示胰头部实质占位,考虑神经内分泌来源可能;肝右后叶实质占位,转移性恶性肿瘤不除外,肿瘤标志物提示CA-.0U/ml,CEA8.3ng/ml,AFP6.0ng/ml,现我院入院治疗。
影像科饶圣祥教授阅片分析后认为:患者胰头部占位,囊变明显,不像典型的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影像学表现,肝脏右后叶囊实性占位,可能为胰腺肿瘤转移,应辅助病理穿刺明确诊断。病理科陈伶俐医师提出:患者曾行超声内镜下胰头穿刺,经免疫组化分析后,支持影像科饶圣祥教授观点,排除神经内分泌肿瘤肿瘤。放疗科吴莉莉教授见病人后,认为患者黄疸较重,应先植入支架,解除患者黄疸。胰腺外科王单松教授建议:减黄保肝后为根治患者疾病,应明确患者肝脏病变性质,且患者CA较高,应考虑胰腺恶性肿瘤,可能为胰腺神经内分泌癌或腺鳞癌。胰腺外科吴文川教授提出:可否行外科手术切除时,术中快速冰冻,明确病理类型。同时吴教授向介入科刘凌晓教授可否穿刺肝脏肿物,进行活检明确病理。介入科刘凌晓教授表示:根据患者肝脏肿物与胃壁结构位置,穿刺成功率较低。病理科陈伶俐医师表示:可以对前次穿刺组织行近一步免疫组化,明确是否为腺鳞癌等特殊类型。肿瘤内科周宇红教授总结诸专家意见:患者黄疸较重,首先应减黄保肝处理,然后进一步明确病理后考虑后续治疗。
案例2
男,75岁,腹痛一月余。
患者无诱因出现腹部隐痛四周余,巩膜轻度黄染,自述出现有便秘,食欲不佳,纳差,发病来体重未减轻。患者曾于四十余年前因胃溃疡行胃大部切除术,现患者发现胰腺占位性病变,为寻进一步治疗,至我院MDT门诊寻求治疗。
胰腺外科王单松教授首先向影像科饶圣祥教授咨询患者影像学是否支持IPMN,患者如为IPMN,有全胰腺切除手术指征。影像科饶圣祥教授在仔细阅片后则认为:患者胰颈部可见一巨大占位,且胰胆管明显扩张,胰腺体尾部可见有囊性病灶,肝脏微小可疑占位,转移不排除,患者胰颈部占位包绕周围组织血管,不倾向IPMN,应为胰腺恶性肿瘤,扩张胰管潴留形成囊肿。胰腺外科吴文川教授认为:患者如为胰腺恶性肿瘤,应暂缓手术。肿瘤内科周宇红教授建议:患者需明确病理后先行化疗。介入科刘凌晓教授对此表示:患者可用EUS-FNA穿刺获取病理,协助制定化疗方案。MDT团队一致赞同,并建议患者:应先在介入穿刺后明确病理诊断,再行放化疗等辅助治疗。
经过一个半小时的激烈的学术讨论,第60期MDT门诊顺利结束,感谢与会的诸位教授与护理部的各位同仁,以及患者们的支持,我们MDT团队将不断努力,优化方案与思路,以更优质的诊疗为更多的患者服务。
我们将继续秉承患者利益至上的原则不断为更多的患者提供专业的诊治方案。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