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月,一群湖南小伙来到西安大雁塔,寻访唐朝时期的藏经之地。唐永徽三年(年),玄奘西行天竺归来,为保存经由丝绸之路带回长安的经卷佛像,他主持修建了大雁塔。大雁塔最初五层,后加盖至九层,再后层数和高度又有数次变更,最后固定为今天所看到的七层塔身,通高64.米,底层边长25.5米。大雁塔作为现存最早、规模最大的唐代四方楼阁式砖塔,是佛塔随佛教传入中原地区,并融入华夏文化的典型物证,凝聚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大雁塔所在的大慈恩寺是玄奘专门从事译经和藏经之处。玄奘法师在慈恩寺主持寺务,以“恐人代不常,经本散失,兼防火难”希望妥善安置经像舍利为由,随后上奏朝廷在慈恩寺正门外造石塔一座。新建佛塔名雁塔,由于后来在长安荐福寺内修建了一座较小的雁塔,因此慈恩寺塔又被称为叫作大雁塔,荐福寺塔称为小雁塔,一直流传至今。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xiannanzhong.com/jxyxnzyy/130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