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36间断左上腹胀痛不适3年,再发伴腰痛20余天。
现病史: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上腹胀痛不适,无恶心、呕吐,无发热,医院,考虑胰腺炎,住院给予对症支持处理。20天前,因饮食不慎再次出现左上腹部胀痛不适,伴腰痛,恶心,无发热,查上、下腹部CT:1.胃边缘囊性占位,建议进一步检查;2.胰腺炎,胰腺密度改变,结合临床检查排除出血、坏死所致,胰头改变,考虑胰管结石伴胰管扩张;3.左肾小结石,左肾周渗出性改变;4.胆囊下方改变,考虑小淋巴结。遂住院进一步诊治。自发病以来,神志清,精神可,纳食欠佳,大小便正常。
既往史:既往有胰腺炎发作2次,否认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等急慢性传染病史,否认重大外伤史、手术史及输血史。
个人史:生长于原籍,无外地久居史,无疫区接触史。
婚育史:未婚未育。
过敏史:无食物、药物过敏史。
家族史:否认家族遗传疾病史。
腹部超声:
EUS:
内镜下见胃体大弯后壁侧巨大外压性改变,充气胃腔不能完全撑开,表面黏膜充血水肿明显。
超声见巨大囊性病变,截面约.7×.8mm,内部呈无回声及网套样改变,后方有增强效应。
CT:
考虑经济原因,患者选择了经腹超声引导穿刺引流:仰卧位,确认穿刺点,皮肤常规消毒、铺巾,局部2%利多卡因麻醉,已消毒探头引导,延穿刺引导线测量穿刺目标距体表距离及穿刺深度,从穿刺点进针抽出褐色液体,置导管接引流袋,可见褐色液体引流至袋内,当日引流ml后关闭引流管。
引流液相关检查:
穿刺引流后患者发作急性胰腺炎
经抑酸、抑酶治疗后好转
引流后复查超声:
复查MR:
引流后囊性占位明显缩小,胰体尾部胰管扩张,胰头部胰管狭窄,待囊肿进一步缩小、患者胰腺炎好转后进一步行ERCP诊治。
讨论:
胰腺假性囊肿超声内镜影像特征为单一、类圆形均匀低回声囊性结构,大小不一,轮廓清晰,囊壁呈高回声。由于内部可含有血性液体或组织碎屑,有时囊液可呈弱低回声且内部伴有部分稍高回声改变。囊肿内分隔较少见。假性囊肿的囊液多呈黄色或褐色,含有较高浓度的淀粉酶和脂肪酶。
一般假性囊肿囊内结构比较单一,此例患者,囊肿内呈“网套”样改变,诊断上一度产生困惑,经穿刺后囊液检查,确定为假性囊肿。
笨鸟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