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马俑的眼角纹、掌纹、脚底板的纹路,不单单是外表,而是古代人向我们传递出的一种精神,叫作‘大国工匠’跟‘文化自信’”。导游“芥末”讲解“我们为什么要看兵马俑”的视频在网上火了。
这位姑娘的青春活力与对历史的熟稔程度,形成反差,赢得游客和网友好评。近日,在接受南都、N视频记者采访时,年出生的芥末谦虚道,“我觉得导游还是应该在讲解方面多下功夫”。
芥末本名王钰,来自古城西安,毕业于旅游管理专业,“当时纯粹觉得有意思”。这件“有意思”的事也成为了她热爱的事业。芥末告诉南都记者,最喜欢的学习方式是“看百家讲坛”。“可能很多人把导游当成一份工作,但我是真正比较喜欢这个行业,我能从工作中获取自我价值。”
“导游中的清流”,火了
今年4月,芥末发布了一则短视频,名为“动我手指者,终须报”,点赞量超过了万,这是她目前发布的短视频里流量最高的一条。
视频中的芥末正在带团参观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她向游客们讲述了一尊被运往美国费城的兵马俑被外国游客掰断手指的新闻。在视频的结尾,芥末说道:“只要我们中国人想,只要我们敢,迟早有一天,我们一定会像两千多年前的秦人一样,屹立于世界之巅。”
有网友在视频下评论:“本来要划走,结果认真地看了两遍”,还有网友表示“真是导游界的一股清流”“漂亮且三观正”。
身着淡绿色西装外套,将头发挽在脑后,身型小巧的芥末穿梭于华清宫与兵马俑等景点之间,向络绎不绝的游客们讲解着历史。
兵马俑都是单眼皮吗?兵马俑是如何制作的?兵马俑又是如何修复的?芥末风趣又干货十足的讲述吸引了随团的游客,更吸引了广大网友。目前,“西安导游芥末”的抖音账号粉丝数已经突破万,讲解有关兵马俑的视频平均有点赞量超过30万次。
但芥末的讲解工作并未止于兵马俑。南都记者翻阅芥末的作品发现,她还分享过“李白的酒量如何”“汉武帝刘彻最爱的女人是谁”等话题。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诛的是谁?这个强汉,指的是汉武帝时期吗?昭君出塞究竟是屈辱的和亲还是另有原因?”芥末快步走在一片荒无人烟的杂草地,随着镜头落定,芥末说道:“今天,我就来到汉元帝刘奭的陵前,来讲一讲西汉最强音‘虽远必诛’。”
画面中的芥末表情严肃,语气铿锵,引经据典。用网友的话来说,“一个导游硬生生的干成历史讲解专家了”。对于芥末来说,“专家型导游”不仅是网友对她的评价,更是她入行以来就对自己许下的期待。芥末告诉南都记者,“我觉得导游还是应该在讲解方面多下功夫”。
年出生的芥末是西安长安区人,高考后填报了湖南城市学院的旅游管理专业,当时纯粹觉得“有意思”。年毕业之后,芥末的第一份工作是周边游导游,主要负责协助、清点、照顾游客,但“对于讲解方面的要求不太高”。
一年以后,芥末换到了现在的公司,开始担任“地接导游”,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给他们讲解景点里的历史文化。
爱看《百家讲坛》,在直播中成长
年疫情期间,进入新公司的芥末没有线下团带,老板便给导游们一人开了一个直播账号,让她们进行线上讲解。
在芥末看来,这个决定很具前瞻性。“那个时候每天都在直播。一开始,我可能对这些景区还不熟悉,但是直播几个月、一年多下来,我的表达能力就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刚开始直播的芥末还有些羞涩,只敢拿着云台将手机对准景点,但在逐渐适应后,芥末将镜头转向了自己。
“我还是挺幸运的。直播间刚开始没有人很正常,因为这是个新号。但大概直播了一个星期以后,突然有一天,直播间就来了七十多人,第二天来了两百多人,第三天来了三千多人。”突然间的人气暴涨让芥末感到“有点慌”,“因为人多,我就想把这个东西讲得更好,讲得更吸引人。”
芥末告诉南都记者,她的地接工作主要是从华清池、兵马俑这类景点的唐文化与秦文化开始。为此,她通过多种渠道摄入专业知识。“刚开始就先多去看一些秦朝、唐代的历史书,还有纪录片。以此为基础再延伸,比如通过秦朝去了解西汉。”
在与南都记者的交谈中,芥末反复提到了央视节目《百家讲坛》。“《百家讲坛》真的很不错,这个节目在我小学的时候就有了。里面的老师都是大学教授,他们讲的内容挺通俗的,准确度也会更高一点,而且他们都是按照一个个的问题以及章节来进行讲解。”不少网友也察觉到,芥末身上有股《百家讲坛》的“韵味”。
芥末用手机记录的工作笔记与灵感来源。
芥末给南都记者展示了手机里备忘录的十六个文件夹,这里记录了她所有的工作笔记与灵感来源。
名为“兵马俑”的文件夹里有五十六个文件,包含了例如将军俑、一号坑、三棱箭、青铜剑等具体文物景点的知识。芥末还会思考游客可能感兴趣的问题,例如“为什么要修兵马俑?”“秦始皇陵为什么选址于骊山?”
在公司运营人员子青的眼里,芥末“几乎每天都在学习,看大量的书籍、纪录片,以及跟历史有关的资料”。
芥末平时爱看的书。
走红之后,芥末依旧坚持直播。
从年4月25日开始计算,芥末在四个月的时间里直播了八十一场。每场直播时长三个小时,从早上八点到十一点,芥末会如往常一样跟观众们讲解历史文化,但现在的她多了另外一项工作——带货。
8月8日上午,南都记者来到芥末的直播间,她正在向观众们介绍一款食品。有人留言“果然直播的尽头就是带货”,但芥末却觉得,带货不过只是为了生活。
“有人喜欢,就肯定有人不喜欢”
被问及什么时候觉得芥末火了,运营人员子青告诉南都记者:“以前只是觉得粉丝们喜欢,没有火这个概念,直到各大媒体全网转发报道,才意识到了。”
7月5日,人民日报微博发布了“跟着古诗词云游大好河山”的直播,芥末是第一位登场的导游。“峥嵘如鬼工,四角碍白日,七层摩苍穹。”芥末在高大巍峨的西安大雁塔下,诵读着岑参写下的诗句,又走进大唐芙蓉园讲述了李白、王维、王勃等唐代诗人曲折跌宕的人生故事。
在网络上走红后,芥末线下的工作也受到越来越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