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一
一位64岁的女性患者,大便带血1个多月,在我院肠镜检查发现大小约4cm*5cm的巨大肠息肉。取出病理送检结果:部分呈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由于患者情况特殊,息肉巨大,基底宽,肠道弯曲,手术难度较大,由张俊勇教授持“镜”,采用ESD手术(经内镜黏膜下切除术),手术全程3个小时,将息肉全部顺利切除。术后,任女士恢复良好,正常饮食,住院观察3天后办理出院。3个月后进行复查。这位女士松了一口气,同时也有些后怕,她的息肉属于肿瘤性息肉,而且息肉巨大,不仅让内镜检查操作变得困难,而且再拖下去极有可能发生恶变。病例二
一位56岁的男性患者,无任何不适症状,来医院查体,内镜检查发现:贲门粘膜下一1.0*2.0cm隆起,表面光滑,通过超声内镜引导采用ESD手术将其切除。病理结果提示:平滑肌瘤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这位先生没有任何症状,检查及时,早期切除,所以大家不要把大便带血作为判断有无息肉的依据,不要把没症状当作什么事都没有。这两个病例不同的是,第一个是肠上皮可见的息肉,能清楚可见“模样”,采用普通内镜引导切除;而第二个是贲门黏膜下隆起,看不到“真面目”,选择用超声内镜引导切除。患者做胃镜、肠镜——就像《西游记》里孙猴子钻进铁扇公主的肚子里。医生用胃镜、肠镜——好像用火眼金睛近距离观察消化道的内侧面,魑魅魍魉在它面前无所遁形。我院最新引进超声内镜检查设备,已成功用于临床。那什么是超声内镜?
超声内镜是将内镜和超声相结合的消化道检查技术,将微型高频超声探头安置在内镜顶端,当内镜插入体腔后,在内镜直接观察消化道黏膜病变的同时,可利用内镜下的超声行实时扫描,可以获得胃肠道的层次结构的组织学特征及周围邻近脏器的超声图像,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内镜和超声的诊断水平。为什么要做超声内镜?
超声内镜的适应症广泛,凡是消化道本身或邻近器官的病变或疑有病变,经普通内镜及体表超声不能明确诊断者,都可以进行超声内镜检查。
其检查适应症:
①消化道黏膜下病变起源、大小及性质的判断,与壁外脏器、血管压迫的鉴别;
②消化道肿瘤病程分期(肿瘤浸润深度、有无周围淋巴结及邻近器官转移)及可切除性判断;
③消化道邻近器官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胆管结石、胆管癌、胰腺癌、胰腺炎及胰腺囊肿等)。
超声内镜的用途
◎超声内镜下胃壁的结构
(1)消化道恶性肿瘤(如食管癌、胃癌、结肠、直肠);
(2)粘膜下肿瘤(如平滑肌瘤等);
(3)胰腺胆道病变;
(4)可显示部分纵隔病变。
胃肠镜检查流程
消化内科就诊开具胃镜、肠镜检查单内镜中心预约,胃肠道准备胃镜、肠镜检查等待报告和病理报告悄悄告诉您
预防胃肠道早期肿瘤
胃肠镜简直就是无往不胜!
为了方便健康体检
做到早检查、早预防
减少预约排队次数
还可以胃镜、肠镜一起做哦!
预约咨询
健康提示:
1.每年健康查体胃肠镜检查不能少;
2.如果发现息肉,不管性质如何,绝不姑息,格杀勿论;
3.息肉越多,癌变几率越大;
4.必须做病理;
5.切除后复查很重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