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大家在阅读文章前,请花两分钟看看视频吧
一份公益,一份感动
男,34岁,癫痫发作1天余。
术后病理:
(左额叶)少突胶质细胞瘤,WHOII级
男性,36岁,右侧髋部至膝盖疼痛。
患者于2个月前背部受到重创。
神经系统体格检查示双侧Lasegue征(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腰椎MRI矢状位T2像(A)和T1像(B),局部放大后(C)和横断面T2像(D)显示L2-L3腹侧硬膜外腔可见一凸面形的T2高信号,T1轻度高信号,毗邻的椎间盘未见明显的退行性变或关节腔积水。D图星号所示为血肿。
一年后复查MRI,影像学表现恢复正常(e-g)。
鉴别诊断考虑椎间盘脱出、腹侧滑膜囊肿和硬膜外血肿。
最后诊断:
创伤后椎管内硬膜外血肿
诊断要点:
局部硬膜外脂肪受压,硬膜外间隙狭窄或闭塞,填充等或稍高密度影,横断面为新月形或结节状,多方位重组显示病变为条状、梭形,增强扫描无强化。
密度、信号:与硬膜外血肿类似。CT上呈较高密度;MRI上与脊髓比较,24h以内的超急性期血肿T1WI信号呈低-略高-等的演变,T2WI呈高-高低混杂的演变。2~7天的急性期血肿T1WI为等或略低信号,T2WI以低信号为主,其中央可混有部分高信号区。亚急性期T1WI及T2WI均为高信号,在急性期的后阶段血肿边缘可以呈环形增强。
增强扫描:乏血供,可见边缘强化,偶可见中心强化。
男,23岁,1年5月前工作时不慎摔倒,双手向后、掌侧着地,左腕疼痛。曾行保守治疗。
诊断:
陈旧性舟骨骨折并骨坏死
手舟骨骨折可分为三种类型:
①手舟骨结节骨折。属手舟骨远端骨折,一般愈合良好。
②手舟骨腰部骨折。因局部血运不良,一般愈合缓慢。
③手舟骨近端骨折。近端骨折块受血运影响,易发生不愈合及缺血性坏死。
舟状骨骨折
多发生于摔倒时腕部背屈。约占所有腕骨骨折的71%。
如果骨折线垂直于舟状骨长轴,骨折一般为稳定性骨折,而稳定性骨折一般可以通过固定,逐渐愈合。如果为不稳定骨折或骨折愈合延迟,可采取手术治疗。
舟状骨近端骨折易合并舟状骨坏死。舟状骨的血,主要由桡动脉背侧支发出,进入腰部和近端。任何外伤损伤该动脉可增加缺血坏死的几率。约15%-30%的舟状骨骨折可发展为缺血性坏死,其中大多数发生于舟状骨近端。
舟状骨的骨折可通过多种方法评价。如果无法确定是否存在缺血坏死,MRI是最好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有效评估骨碎片的情况。
如果T1WI、T2WI均为低信号,则提示该骨片失去活力,ct上表现为骨片密度增高,提示局部坏死。
女48岁,反复咳嗽、咳痰、逐渐消瘦6月。
纤支镜检查结果:
右上支气管内膜结核
支气管内膜结核
19岁女性,既往史不清。
腹部MRI示胰腺实质内囊性病灶以及散发性肾囊肿
颈椎MRI示颈5到颈6水平脊髓轻度扩大,且同水平脊髓背部见一结节状强化。
胰腺囊肿+颈髓血管母细胞瘤
鉴别诊断
希佩尔·林道综合征、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结节性硬化症
诊断
希佩尔·林道综合征
临床概要
1.希佩尔·林道综合征(VonHippel–Lindaudisease,VHL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其特点是包含多种不同的良恶性肿瘤。
2.已经报道有14个脏器出现了40种不同类型的病灶。
3.这些病灶包括视网膜和中枢神经系统的血管母细胞瘤、内淋巴囊肿瘤、肾囊肿和肾肿瘤、胰腺囊肿和肿瘤、嗜铬母细胞瘤和附睾囊腺瘤。
4.希佩尔·林道综合征患者最常见的死因是肾细胞癌以及继发于小脑血管母细胞瘤的神经系统并发症。
希佩尔·林道综合征中的胰腺囊肿和肿瘤:
1.胰腺病灶可能是希佩尔·林道综合征在腹部的唯一表现。
2.病灶包括:单发或多发囊肿、胰腺实质囊性替代、浆液性囊腺瘤、胰岛细胞瘤(神经内分泌瘤)。
3.囊性胰腺病灶通常无症状或仅有轻微相关症状。
4.胰腺囊肿在人群中罕见,因此在VHL筛查时发现单纯性囊肿时,则极有可能患有VHL。
5.成簇多发的单纯性囊肿很难与浆液性囊腺瘤鉴别,但是因为浆液性囊腺瘤为良性病变,所以其鉴别无临床意义。
6.胰岛细胞瘤多与胰腺囊性疾病无关,而且更多见于患有嗜铬细胞瘤的VHL患者。
7.大部分肿瘤生长缓慢,无症状且无功能。
8.与散发的神经内分泌瘤相比,这些肿瘤的恶性率和转移率都比较低。
9.病灶多在静注对比剂增强的动脉期有明显强化。
女,26岁,2个月以来间歇性下腹痛,月经周期不规律。
诊断:
双角子宫
Bicornuateuterus
本例为不完全型:两个分离的子宫角,独立的两个宫腔,宫颈内不完全隔膜,阴道正常。
左侧卵巢囊肿
双侧多囊肾
以上内容部分来自网络,仅供学习之用
更多内容请添加小编
添加小编请大家自报家门(备注)
谢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