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28日讯:在杭州工作的温岭女孩小陈体检时被查出肿瘤标志物飙升,最高时超达到了正常范围的46倍。一家人连跑了上海、杭州5—6医院,却又查不出病因。在一家人疲于奔波看病,心力憔悴之际,医院的专家发现了指标异常升高的蛛丝马迹——一个位于小陈胃部和食道连结处的囊肿,并用腹腔镜手术将其切除,肿瘤标志物指标也稳步下降。小陈母亲见到记者时称,心情就像坐了过山车,现在终于松了口气。
懵了,体检发现肿瘤标志物指标飙升温岭女孩陈颖(化名)个子不高,但眼睛大大的很灵动,性格活泼洒脱,工作又很认真,刚满30岁已是杭州一家大公司的会计师,事业正处于上升期。
不过小陈在今年体检时忽然发现肿瘤标志物指标飙升。小陈说刚拿到报告根本不敢相信,“9月7日做的体检,大概一周拿到报告,写着肿瘤标志物C是多,正常值是小于37。”
随后,医院复查,结果第二次检查结果让小陈的压力更大了。“复查结果,C升到了多,我当时就懵了,脑子里就剩下肿瘤了。”医生告诉小陈,指标异常肯定有问题,要进一步检查。
疲于四处求医,病因却难以明确从9月底开始,小陈母亲陪着小陈跑了上海、杭州多医院。小陈母亲告诉记者,那段时间小陈很沉默,自己也特别担心。“指标最高时升到了1多,但检查做了很多,又查不出病因。每次见医生,我都和医生说,检查报告先告诉我,不要告诉女儿,生怕检查结果不好。”直到上海一医院时,老专家告诉小陈母亲,怀疑是小陈胃部顶端的一个囊肿引起的。但这个囊肿的位置特别深,如果要手术,得开大刀——沿着腹部切开一个10—20厘米的大切口,然后才能切除囊肿。
“上海医生说要开大刀,我是担心风险,又担心究竟是不是这个囊肿引起的,毕竟医生说是怀疑,如果不是的话,那这刀也白开了。”小陈母亲一时也拿不定主意。
罪魁祸首就是胃食道囊肿这时,陈母之前托的一位朋友传来消息,“我之前请很多朋友帮忙找一找大医生,有个朋友说省人民牟主任专治胃肠道疾病,做的很好。”于是,小医院胃肠胰外科主任牟一平主任医师。
在仔细了解小陈的病情,并逐一排除其他病因的情况下,牟一平告诉小陈,“指标异常,很大的几率是因为这个胃食道囊肿引起的。”
同时,牟一平的详细解释也打消小陈和母亲的顾虑,“这个囊肿位于胃部顶端和食道结合部,虽然位置比较深,不过我们现在可以用腹腔镜手术处理,只要在腹部打3—4个0.5厘米的小孔,不需要开大刀,手术后恢复也很快,大部分患者当天就能自行下床活动,一般也不会有后遗症。”
腹腔镜手术打3个孔解决难题10月19日,小陈接受了腹腔镜手术,比她预想的还要顺利,术后2个小时,她就可以自行下床了。几天后,小陈恢复了正常饮食,与正常人无异,以至于记者在小陈出院前见面时,把她当成了家属。
参与诊疗的周医生告诉记者,目前小陈的肿瘤标志物指标正在降低。“血液指标恢复正常有一个过程。”周医生说,并不一定是肿瘤才会引起C指标升高,但小陈的这个囊肿是有恶化风险的。“切出来的囊肿检验还是良性的,但里面的积液已经开始浑浊了,正常良性囊肿里的积液是和水一样,比较清的。”
专家介绍:
牟一平院长助理,胃肠胰外科主任,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外科学教授,胃肠重点实验室主任,临床医学博士研究生,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微创外科研究所副所长,美国外科学院会员(FACS)。擅长肝胆胰胃外科,在国内率先开展腹腔镜胰腺手术、完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和腹腔镜切口疝修补术等微创新术式。负责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腹腔镜技术治疗胰胃疾病”和“腹腔镜技术治疗疝与腹壁疾病”。曾作为主要完成人员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一项,教育部高校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三项,浙江省医药创新二等奖二项。翻译了美国M.D.Anderson实体肿瘤学丛书《胰腺癌》分册(副主译),共58万字,于年5月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名医馆门诊时间:星期三上午
专家门诊时间:星期二上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