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定胰腺囊肿良恶性的生物标志物和新方法
临床影像学检查中偶然发现胰腺囊性病变的事情并不少见,并且这些囊肿中有一半以上可能会逐步进展为胰腺癌。
所以,第一时间准确分辨这些囊性病变的良恶性质就成了后续正确分诊的关键步骤,只是目前医学界对此还缺少有效的手段。
最近的一项研究采用超声引导下的常规内镜穿刺获取胰腺囊液活检样本进行质谱分析,似乎带来了成功的经验。
研究人员们通过探索性蛋白质组学方法,根据胰腺癌患者标本,挑选出了8种可能与胰腺恶变相关的生物标志物,并随后采用质谱分析的方法结合临床病理,验证了它们对胰腺组织恶变的分辨能力。
结果发现,有两个最佳标志物:黏蛋白-5AC(mucin-5AC)和黏蛋白-2(mucin-2)的蛋白序列,可以比较准确地区分良性囊肿与癌前病变/癌变,准确率达到97%。
(取材网络)
这个结果比传统的囊液癌胚抗原(61%准确率)和细胞学(84%准确率)检验好很多。
而如果采用粘蛋白-5AC和前列腺干细胞抗原的标志物组合可以以高达96%准确率辨别胰腺癌恶性度,显著优于传统的癌胚抗原和细胞学组合(准确率50%)。
论文的结论是:对黏蛋白-5AC(mucin-5AC)、黏蛋白-2(mucin-2)和前列腺干细胞抗原这3种胰腺囊液生物标志物的质谱分析可以帮助医生高精度判定胰腺囊肿的良恶及程度。
因此,作者们建议,应该进行相关后续临床研究,以进一步确定该检验方法是否能通过及时精准辨别胰腺囊肿大大改善胰腺癌的诊治现状。
原文:Jabbar,KS,etal.HighlyAccurateIdentificationofCysticPrecursorLesionsofPancreaticCancerThroughTargetedMassSpectrometry:APhaseIIcDiagnosticStudy.JClinOncol..doi:10./JCO..73.
观松听涛赞赏
人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