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假性胰腺囊肿医院
假性胰腺囊肿治疗
假性胰腺囊肿前兆
假性胰腺囊肿症状
假性胰腺囊肿饮食
假性胰腺囊肿预防

胰腺常见囊性肿瘤MR诊断要点

根据来源胰腺囊性病变可分为两类:

1、胰腺原发性囊性病变,包括胰腺假性囊肿、浆液性囊腺瘤、多种黏液性囊肿性病变(黏液性非肿瘤性囊肿、粘液性囊腺瘤、粘液性囊性癌、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淋巴上皮肿瘤。

2、实性肿瘤囊变,包括胰腺癌囊变、胰腺假乳头状肿瘤、囊性神经内分泌肿瘤。

一、胰腺假性囊肿

是胰腺最常见的囊性病变。多见于胰腺炎及外伤后。一般为单房性囊性病变,T1WI信号不定,T2WI高信号,增强囊壁可强化,囊壁肉芽组织有新生血管。常伴胰腺炎MR表现。

需与胰腺囊性瘤鉴别:胰腺假性囊肿内无血管,囊肿内部无强化,且短期随访可有大小的变化。

二、胰腺浆液性囊腺瘤

又称姥姥瘤

临床病理:

老年女性多见,胰腺头体尾均可发生,分为浆液性微囊型腺瘤和浆液性少囊型多发。病理,微囊型多见,由多发的小囊构成,直径小于1cm,小囊的数目多超过6个,囊壁薄,切面呈蜂窝状改变。另外极少部分由少数(6个)较大的囊构成,称寡囊型,此型少见。

MR表现:胰腺内与胰管不通的成串的小囊性变,边界清楚,有分叶,壁薄,囊壁厚度小于2mm。肿瘤在T1WI呈低信号,T2WI呈蜂窝状高信号,为其特征表现。囊腔之间为纤细的分隔,动态增强分隔呈轻中度强化,中央瘢痕呈延迟强化。少数为寡囊型,诊断较困难。

胰腺单发分叶状肿物,有一堆小囊(水泡)构成的蜂窝状结构。典型特征T2WI蜂窝状高信号。

讨论:浆液性囊腺瘤极少发生恶变,是良性肿瘤,较小且无症状可随访观察。

鉴别诊断:

1、粘液性囊腺瘤或黏液性囊腺癌:微囊型易区别,寡囊型不宜区别。粘液性囊性瘤以年轻女性多见,壁厚,可伴钙化。当分隔不规则增厚、壁结节及实性成分增多是提示恶性。

2、假性囊肿:为单房的囊性水样信号,囊壁薄,无强化,可伴慢性胰腺炎的改变。

二、胰腺黏液性囊腺瘤

又称妈妈瘤

临床病理:

中青年女性多见,平均40岁,多位于胰腺体尾,头部少见。病理,起源于胰腺导管高柱状上皮细胞,有卵巢基质,占胰腺外分泌肿瘤的2-5%,胰腺囊性病变的10%,分良性、交界性、恶性。多为圆形,与胰管无交通,直径约6-10cm,表面光滑,有纤维假包膜,10%包膜可见钙化,囊壁较厚,囊腔形态不规则。切面可多房或单房。实性成分提示恶性。

MR表现:根据囊内黏液含出血及蛋白成分的多少,肿瘤在T1WI信号多变,T2WI呈高信号。MRCP囊腔与胰管无交通。增强囊壁呈延迟强化,囊腔分隔较薄轻度强化。

讨论:黏液性囊腺瘤为最常见的胰腺囊性肿瘤。因有恶性可能,一旦发现应手术切除。

鉴别诊断:

1、胰腺囊液性囊腺瘤:壁薄、规则纤细的分隔及延迟期肿瘤中央放射状强化,提示寡囊型囊腺瘤诊断。黏液性囊性瘤,壁厚,可伴钙化。当分隔不规则增厚、壁结节及实性成分增多提示恶性。

2、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中老男性,导管上皮异常增生,主胰管及分支胰管囊状扩张(内含黏液),胰头多见;囊性病变,与主胰管相通,并伴胰管扩张。

3、囊性胰腺导管癌:囊腔多为液化坏死,肿瘤实性成分构成囊壁,因此囊壁多不完整,厚且不规则或根本无明确的囊壁显示;多边界不清,累及临近血管与器官。

4、实性假乳头状瘤:青年女性,边界清楚,呈囊实性,可伴出血或钙化,动态增强肿瘤早期出现中度强化,延迟强化范围逐渐扩大。

往期16大精彩回顾

个病例解析汇总

个基础影像病例汇总

全身各部位影像数据

全身14个部位的X线解剖+摄影技巧+读片技巧

全身各部位系统解剖图解

全身各部位断层解剖图解

全身各部位报告模板(X线、CT、MR齐全)

7本经典影像书籍读书笔记

58医院经典读片汇总

个经典医学影像名家视频讲座汇总

个精品医学影像专题内容汇总

31种常见疾病的分期分型

35种影像综合征汇总

32篇专家共识,规范您的影像检查行为

75位老师求助内容汇总

影像学院篇经典内容汇总

版权声明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崔永玲
合肥较好的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xiannanzhong.com/jxyxnzys/3055.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