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假性胰腺囊肿医院
假性胰腺囊肿治疗
假性胰腺囊肿前兆
假性胰腺囊肿症状
假性胰腺囊肿饮食
假性胰腺囊肿预防

精彩回顾胰案线场MDT会议第三十四

新的学术理念需要传递,诊疗水平需要不断提升。作为生命的守护者,我们期待健康的种子生根发芽、茁壮成长。胰案线场MDT会议第三十四期,由拓麦平台承办的网络会议胰案线场-MDT云讲堂如期举行。此次会议由上海交通大医院沈柏用教授和金佳斌教授、医院姜翀弋教授、宁波医院陆才德教授带领的MDT团队,相继进行胰腺癌病例分享,为您带来最前沿的医疗资讯。

带队大咖:

沈柏用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医院

金佳斌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医院

姜翀弋教授

医院

陆才德教授

宁波市医疗中心

医院

病例一

晚期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病例分享

讲者:上海交通大医院姜毓教授

姜毓教授

基本情况

患者,女,64岁。

体检B超发现肝内多发实质性占位,肿瘤标志物正常。

辅助检查

.01胰腺分期CT示:胰尾占位伴多发肝转移。

.01胰腺CT检查.01MR示:胰腺分期MRI示胰尾占位伴多发肝转移。.01MR检查PET-CT检查:再次证实肝内转移。PET-CT检查初步诊断胰腺恶性肿瘤伴多发肝转移诊疗经过.01行手术治疗,切除原发病灶。术后病理检查示:胰尾高增殖活性的神经内分泌瘤,组织学分级G3。肿瘤大小:3.0cm×2.0cm×2.0cm。肿瘤侵犯胰周脂肪组织,并与脾被膜粘连神经侵犯,存在脉管内癌栓。胰周淋巴结转移1枚。病理切片免疫组化:I-:肿瘤细胞AE1/AE3(+),E-Cadherin(+),β-Catenin(膜+),SYN(+),CD56(+),CgA(+),Ki67(最高呈约25%+),SSTR2A(+)。转移病灶:“左肝外叶结节”及“右肝结节”结合临床病史及HE形态,可符合神经内分泌肿瘤转移。更新诊断:胰尾无功能NETG3伴Ⅱ型肝转移。临床分期:T2N1M1,IV期(M1a)。.01术后SSA辅助治疗,奥曲肽微球30mg/Q4W。疗效评价:PD。影像学进展.06CapTem方案口服化疗,卡培他滨mgbidd1-15+Temozolomidemgd11-15。疗效评价:PR。影像学检查.05奥曲肽扫描示:肝右叶异常放射性摄取增高灶,考虑为转移,生长抑素受体高表达,未见肝外转移。影像学检查经过多学科MDT讨论,决定暂停CapTem方案化疗,予以TAE+SSA治疗。.06.26,.08.06,.10.22行TAE:EMBOSPHERE颗粒。.06TAE治疗影像学变化.08TAE:肝内多发小结节肿瘤染色,较前缩小,主要位于右肝,右肝动脉及变异右肝动脉供血。.08TAE治疗影像学变化.10TAE:右肝叶为主,左肝动脉供血。.10TAE治疗影像学变化.10TAE治疗评估,肿瘤转移灶显著缩小和减少。.01再次出现疾病再次进展,原发病灶逐渐增大,同时出现新增病灶。影像学检查进展.01继续给予TAE治疗,进行右肝动脉造影。.05随后对右肝动脉的新生血管及新生副肝动脉进行栓塞治疗。.Ga-DOTATATE+18F-FDGPETMRI评估:肝多发转移,P2b。PET-CT检查.08原栓塞部位未出现进展,但新生右侧膈动脉,遂继续进行栓塞治疗。TAE治疗影像学变化经过MDT讨论有,给予患者TAE联合LAR加量至40mg。.12疾病再次进展。TAE:源自SMA的副肝动脉供血肿瘤。.12影像学检查.03再次给予TAE治疗。治疗中发现再次出现新生血管,遂进行栓塞治疗。但总体,肿瘤仍处于缓慢进展状态。.03影像学检查目前,建议患者后续进行索凡替尼+TAE治疗。病程回顾病程回顾

病例二

胰腺癌新辅助治疗病例分享

讲者:医院梁赟教授

梁赟教授

基本情况

患者,女,70岁。

.12.10主诉:中上腹疼痛伴腰背部放射痛3周。

外院CT提示:胰腺头部占位,侵犯周边可能大,十二指肠占位不能除外。

既往史:高血压,服用氨氯地平片,血压控制可,平日/80mmHg糖尿病,服用格列齐特+二甲双胍+西格列汀片,血糖近来控制欠佳。

辅助检查

肝肾功能:Glu9.5mmol/L。

肿瘤指标:CA19-.4U/mL。

腹部增强CT:腹腔动脉及肠系膜根部不规则软组织影,范围39*24mm,边界欠清,增强扫描可见强化,肠系膜血管受包绕,与胰腺钩突、十二指肠水平段、肠系膜血管分界不清,考虑恶性肿瘤,胰腺癌可能大于其他。周围多发转移小淋巴结,建议手术获取病理,多发肝囊肿。

腹部增强CT胰腺增强MRI:胰腺稍下方,肠系膜上动脉及静脉周围、肠系膜根部不均质强化灶,考虑恶性(38*32*28mm),胰头、钩突来源胰腺癌可能大于其他,包绕肠系膜上动静脉,十二指肠水平段可疑受累。胰腺体部IPMN可能,肝脏多发囊肿,双肾多发囊肿。初步诊断局部进展期胰腺癌,CT4NxM0,ECOG评分1分诊疗经过经第一次MDT讨论后,给予患者6个疗程的AG方案化疗,白蛋白紫杉醇mgivd1,8,15+吉西他滨mgivd1,8,15,每4周重复。患者各类不良反应较轻。肿瘤标志物CA19-9的变化.05.20CT:胰头钩突癌较前缩小、囊变。.06完成为期6个疗程的化疗。.08.25复查CT:胰头钩突癌、腹腔动脉及肠系膜根部不规则软组织影,较前囊性灶减少,实性部分增多。CT检查PET-CT提示:肿瘤仍然具有活性,胰周、腹膜后及隔脚后间隙小淋巴结显示。第二次MDT讨论,建议患者手术治疗。但手术难度大,SMV自脾静脉水平以下侵犯,SMA局部侵犯。影像学检查.09.04行“胰十二指肠切除+肠系膜上静脉切除重建术”。术中操作术后病理:提示R0切除,ypT4NOMO。胰腺导管中分化腺癌,浸润十二指肠肠壁全层。肠系膜上静脉见癌浸润。淋巴结未见癌累及。免疫组化:PMS2+,CDX2-,CEA+,CA+,CK7+,C-erB-2-,Ki%.术后口服卡培他滨1.5gpoBidD1-14/21天,至今。.03.12医院复查肿瘤指标:AFP2.99ug/L,CEA6.96ug/L,CA19-99.95kU/L,CA12-.83kU/L。.03.12医院复查腹部增强CT:胰腺癌根治术后,肝多发囊肿。发病至今生存:16个月。

病例三

胰头癌伴肝内寡转移治疗策略选择

讲者:宁波医院房炯泽教授

房炯泽教授

基本情况

患者,男,54岁。

因“确诊胰头癌3月余”入院。

3月余前因“发现皮肤巩膜黄染1周”医院就诊,诊断胰头癌局部多发血管包绕,肝内占位转移不能除外,建议减黄后先行化疗。于.7.2行ERC+EST+EMBE,并穿刺病理明确后,于.07.16开始行AG方案化疗(CA:U/ml)。

查体、既往史无殊。

ECOG评分:0分。

辅助检查

上腹部增强CT及MRI:胰头癌,肝动脉、肠系膜上静脉、脾静脉侵犯,与肠系膜上动脉紧贴。肝左内叶结节,转移待排。

CA:U/ml。

初步诊断

胰腺腺癌(T4NxM1)

诊疗经过

于医院接受转化治疗,吉西他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6周期。

CA:U/ml。

.12.01因“确诊胰头癌5月余,反复发热3周”再次就诊我院。

胰腺增强CT:胰头癌复查,肿块较前缩小,肠系膜上静脉侵犯,肝动脉、SMA受侵可疑,胆总管支架植入术后伴胆系扩张较前加重。

CA:U/ml、TB:51.7umol/L、DB:43.0umol/L。

影像学检查第二次MDT讨论后明确,胆管炎导致发热。化疗疗效:PR(肿瘤缩小)。更新诊断:胰头癌IV期(T3NxM1)。ECOG评分:1分;营养风险筛查2(NRS2):2分。行ERCP手术,疏通乳头开口内的金属胆道支架,手术顺利。术中影像术后CA变化.12.15距发热控制后的第12天,行“根治性胰十二指肠术+门静脉切除重建+肝转移瘤切除术”。出血约ml,RBC3.5u,FFPml。术后病理:胰腺头部钩突肿瘤4cm×4cm×2.8cm,中分化导管腺癌,累及十二指肠壁浆肌层。见1个胰腺周围淋巴结转移(1/4),(门静脉栓子)送检脉管组织,管腔内见机化组织及异型腺上皮,另见血凝块及游离异型上皮,请结合临床。肿瘤退缩评级(术前如有放化疗病史):肿块纤维化明显伴淋巴细胞浸润,肿瘤退缩评分(AUCC评分):1级。术后影像学检查术后恢复良好,第3、5、7天复查引流液淀粉酶均在以内。目前进食半流质后出现顽固性腹泻,予止泻、补充胰酶及静脉营养支持治疗。

总结

指南提示,神经内分泌肿瘤术后,能够去瘤70%以上,患者能够从中获益。但术后辅助化疗,使用奥曲肽微球单药化疗,抑制肿瘤生长的强度较弱。此外,肝转移病灶后期可进行活检,判断转移灶性质,指导后续治疗。其次,部分LAPC患者能通过新辅助化疗转化成功,最终达到根治性切除。但对于LAPC的患者新辅助化疗的方案、疗程、手术时机,以及转化成功手术切除术后的患者术后辅助治疗方案个体化的选择仍有待探索。

——

拓麦

拓麦直通车

直击现场贯通前沿

长按识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xiannanzhong.com/jxyxnzys/8248.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