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患有胆囊结石及慢性胆囊炎的患者并不少见,这其中没有明显症状或症状轻微的人也不在少数。许多人因为疼痛不明显,或只是偶尔在体检中查出有胆囊结石,所以并不把它当回事。
但其实一个隐形的杀手可能已经潜伏在体内了,这个隐形的杀手就是“胆囊癌”。虽然不常听说,但胆囊癌的杀伤力却很大,甚至比胰腺癌还凶险。
01
关于胆囊癌
胆囊癌是一种相对少见的恶性肿瘤,虽然少见,但是在恶性肿瘤中属于比较难治疗的,有研究统计,认为胆囊癌是最难治疗的恶性肿瘤之一。
02
胆囊癌的发病原因
胆囊癌最常见的发病原因主要有两种,即胆囊息肉和胆囊结石,另外与一些感染的因素也有关系,比如伤寒等感染。
03
高发人群
胆囊癌的高发人群主要是伴有胆结石或胆囊炎的患者,由于胆结石等引起的慢性胆囊炎症是引起胆囊癌发生的最重要的因素。
另外肥胖的患者,由于容易引起胆固醇结石,进而引发炎症,也是胆囊癌高发的因素。
04
临床表现
之所以胆囊癌是恢复效果非常不好的恶性肿瘤之一,就是因为胆囊癌的临床症状并不典型,主要表现为右上腹不适,特别是油腻饮食后;另外当胆囊癌进一步发展,也可引起黄疸、消瘦等症状。胆囊癌的症状与胆结石有时很相似,因此定期检查对于胆囊癌的诊断非常的必要。
05
胆囊癌的检查确诊
平时的体检一般就能比较好的筛查胆囊癌,一方面通过超声检查很容易发现胆囊癌或胆囊息肉、结石等高危因素;另外抽血查CEA、CA等肿瘤指标,也非常有助于胆囊癌的发现。
06
胆囊癌的治愈率和存活率
胆囊癌的总体治愈率不佳,五年生存率仅为10%左右,这与我国肿瘤的总体5年生存率为30-40%还有很大差距。
由于胆囊癌对放疗或化疗均不敏感,因此晚期患者的存活时间并不乐观,平均少于半年时间。
07
胆囊癌的治疗方法
胆囊癌的治疗,最有效的方法是手术切除,这有赖于胆囊癌的早期发现和诊断,手术切除是胆囊癌患者获得良好预后的唯一手段;放疗和化疗,在胆囊癌治疗方面效果均不显著。
08
胆囊癌的免疫治疗
近年来,免疫检查抑制剂是免疫治疗中的研究热点,在多种实体瘤取得了较好的疗效。通过阻断特定的通路,可以解除肿瘤诱导的免疫抑制,激活机体对癌细胞的特异性免疫应答,从而实现免疫介导的肿瘤清除效应。
目前胆囊癌常见免疫检查点包括PD-1/PD-L1、CTLA-4等,针对这些靶点的单克隆抗体也在临床试验中得以开展。胆道肿瘤中PD-1/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治疗前景令人鼓舞。
目前批准上市的PD-1/PD-L1单克隆抗体包括尼伏单抗(nivolumab)、潘利珠单抗(pembrolizumab)、阿替珠单抗(atezolizumab)、度伐单抗(durvalumab)和阿维单抗(avelumab),已在多种肿瘤中表现出良好疗效。
一项关于54例晚期胆道肿瘤患者使用尼伏单抗单药治疗的Ⅱ期研究报告中,客观缓解率为22%,疾病控制率为59%;对于可评估的患者,中位OS为14.24个月,并且观察到超过1年的持久反应。
尽管PD-1/PD-L1抑制剂在胆囊癌研究中占主要地位,但其他受体包括TIM3、CTLA4和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等检查点抑制剂的研究也正在开展,将来可能会为靶向检查点治疗提供指导,并为联合疗法提供更多依据。
总体来说,和其他肿瘤相比,胆囊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研究数据仍十分缺乏。目前,多项Ⅰ期和Ⅱ期临床试验正在评估多药联合治疗对晚期胆道肿瘤的影响,致力于提高胆囊癌的免疫治疗策略,包括伊匹单抗(CTLA4抑制剂)和尼伏单抗(PD-1抑制剂),度伐单抗(PDL1抑制剂)和曲美木单抗(CTLA4抑制剂)等组合。
就诊科室
肝胆外科、肝脏外科、腹部放疗科
就医指南
医院
医院开放床位张,现有在职职工人,设25个临床及医技科室,其中2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6个江苏省临床重点专科,1个江苏省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医院坚持科教兴院,有7个基础研究室和1个临床肿瘤实验中心。先后建成了“江苏省恶性肿瘤分子生物学及转化医学重点实验室”、“江苏省肿瘤生物治疗临床研究中心”等多个省级研究高端平台。科室介绍:江苏省肿瘤医疗肿瘤内科是国内较早成立的肿瘤内科之一,现有核定床位张。设8个全整病区、1个日间病区、1个层流病房、2个综合病区,共21个治疗小组。医护人员名,医生72名,下设肺癌、消化道癌、乳腺癌、恶性淋巴瘤4个内科治疗中心。全年收住病人3万余人次,病种涵盖肺癌、胃癌、肠癌、乳腺癌、食管与头颈癌、肝胆胰肿瘤、泌尿生殖系肿瘤、淋巴瘤、恶性黑色素瘤、骨与软组织肿瘤等。浙江大医院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