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高质量的好文,一般比较长,需要耐心看完,才有所收获。这可能是全网唯一一篇,把癌症的来龙去脉,讲的很透彻的文章,颠覆你对癌症的认知。看完本文,相信你会对癌症有一个更深的了解。
大道甚夷,而人好径
一谈到治愈疾病,恢复健康,人们最关心的往往都是有什么好的方法(径),从而陷入为了方法,而不断找寻方法的怪圈,渐渐远离大道。如果只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抓瞎,永远也敲不到点子上去,又怎么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呢?这也导致了市面上五花八门的方法很多,人类的疾病却不见减少,绝大部分慢性病和重大疾病的康复率仍然极低。
方法和原因是一对孪生兄弟。要找到能够彻底康复的方法,首先应该了解疾病产生的原因,应该知道疾病的真相。
补充说明一下,这里介绍的癌症,并不单独针对某一组织或某一类癌症,原则上本帖适用于任意癌症,包括:肺癌、肝癌、胃癌、肾癌、胰腺癌、胆囊癌、淋巴癌、鼻癌等等。
说起癌症,我认为首先应该把名称搞清楚,只有明白这个“癌症”到底为何物,病人才有机会恢复健康。如果我们连这个病到底是什么,到底是怎么回事都摸不清楚,那又怎么可能康复呢?如果我们根本不明白癌症是怎么回事,只是想尽各种办法拼命搞掉它,用激光烧,用刀子割,用毒药毒等等,那就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
道理很简单。《孙子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假如我们连真正的对手是谁,对方有多少兵力,手里拿着怎样的武器都没摸清楚,那这仗还怎么打?从一开始你就输了。可以毫不夸张的讲,绝大多数患者难以康复,都是因为在对敌情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就着急忙慌的上战场了,结果人财两空,一败涂地。其实何止是癌症,其它的疾病也是类似的道理。
中国的文字是一种智慧的表达,是一种标志性的符号。“癌症”这个词的关键,在于“癌”这个字,“症”无非就是某种症状。也就是说,这个令无数人闻风丧胆的疾病,本质上只是一种叫做癌的症状。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无论病人患有什么癌,肝癌、胃癌、肺癌、肠癌等等,它都只是代表,在身体的相对应的组织上,一种被叫做癌的症状的表达。
那么接下来就好办了。一是要搞清楚癌是什么;二是要搞清楚癌这种症状为什么会表达。为什么不在别人身上表达,而在自己身上表达?为什么以前没有表达,而偏偏现在表达?为什么不在不在其它组织表达,而偏偏在这个组织表达.......
来看一下“癌”这个字。首先要了解的是,这个字在中国古汉语中根本就不存在。无论《康熙字典》、《古汉语大辞典》,还是《说文解字》中都不曾出现过这个字。难道以前没有癌症吗?是不是工业化进程加快以后,癌症才冒出来了呢?当然不是这个样子,其实古代中医早就存在关于类似症状的记载:
如《内经》的“肠覃”、“石瘕”、“膈中”,《难经》的“积聚”,《诸病源候论》的“症瘕”、“石疽”、“石痈”及后世所说的“失荣”、“石疔”、“肾岩”,这些名称基本都属于胃肠、子宫、肝、胰等脏器和组织的肿瘤。
宋代《卫济宝书》中,更是将此类症状的成因都描述的一清二楚,“外感六淫(风、寒、暑、湿、燥、火)、七情内伤(喜、怒、忧、思、悲、恐、惊)、饮食劳倦等引起阴阳失衡、脏腑失调,产生气滞、痰饮、血瘀等,留滞于人体,形成积、留(瘤)、岩”。
我们可以看到,除了“失荣”、“积”、“留”等一些比较直观的描述以外,人们更多的还是将其类比为“石”或“岩”。古中医还是具有一定的解剖能力的,当发现体内存在这个东西的时候,人们根据其外观、形状、大小等物理标准,将其看作一个顽固的石头。
当然从外观上下定义,只是一个最浅显的描述,其更深一层的解释是这样子的:这个病很顽固,就像岩石一样坚硬,一旦患病就不太容易康复。就是说,一个人体内,一旦出现了这么一个像岩石一样的东西,就很难恢复健康。
其实,将“岩”、“石”解释成这个病很顽固,这个病不容易康复,也相对比较片面,而且这种解释容易对病人形成负面暗示,于康复不利。
那么,“岩”和“石”这两个字,真正代表的是什么意思呢?
下面是重点:
“岩”和“石”的真正意思是,这个人的思想很固执,他的一些固有的思维模式非常差劲,在日常生活中,他往往是一个容易钻牛角尖的人,他的很多生活习性很顽固,就像岩石那么坚硬。
我们身体的行为受大脑支配,顽固不化的思维习惯,就会引起长期错误的行为模式,最终长期错误的行为模式对待身体,就必然导致疾病的产生。当然这个疾病并不一定就是癌症,也有可能是其它的病。如果这个人得了癌症,就说明这个人顽固至极,愚昧至极,自己思维和行为上的一些毛病,已经错的太离谱了,几乎达到无可救药的程度。
当然并不意味着这种人真的无可救药,古人用“岩”、“石”这两个字,也只是想说明这个人就像茅坑里的石头一样,又臭又硬,不可理喻。
虽然是玩笑之语,但话糙理不糙,事实就是这个样子。
可以毫不夸张的讲,所谓的癌症、肿瘤,基本都属于病人顽固的思想在肉体上显化,最终长出来一个像岩石一样的东西。
所以这个癌症就是这个样子,不存在偶然,更不会莫名其妙的就得这么一个病。从某种角度来讲,所有的疾病都是一种信号,用来提醒病人在某些方面做的过于离谱,需要回归到正确的方向和道路上来。
要知道“癌”这个字是近现代才出现的,现代医学体系整出来这么一个字眼,好像得了癌症就麻烦大了,不得了,十有八九会把小命丢掉,癌症就是治不好,治不好就是应该的......
医院里去,无论是癌症还是一些其它的病,医院,尤其是一些以医院,一般情况下,医生都会告诉病人或家属,这个病不太好办,这个病和别人的不太一样,有点麻烦,不太容易康复......。几乎没有哪个医生会说,这个病太简单了,不用担心,很容易康复的。
个人理解,医生做出这类解释至少出于两个目的:第一就是,如果这个病没有搞好,那也是正常的,因为已经提前通知你们了,这个病比较另类,和别人的不一样,不容易治疗;第二,如果病人康复,那就说明他们水平很高,很了不起。至于是否还存在其它的目的,我们不妄下结论,但有一点是非常清楚的,无论任何疾病,包括癌症在内,当病人陷入一种恐惧状态时,绝对不利于身体的康复。
当然,这里说的是大多数医生,我们并不以偏概全。
“癌”字的出现,同样也是在传播恐惧,对于患者的康复,有百害而无一利。
如果留心的话,我们很容易发现,那些得癌症的人,身体一般不会有什么炎症。比如某个人得了癌症,你让他仔细回忆一下,自己被检查出患有癌症的那一刻,从这个时间点往前倒推,可能他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连个小小的感冒发烧都不曾得过。他不会感冒,不会出现什么炎症,不会三天一小病,五天一大病,身体好像比谁都健康。
这很奇怪啊!怎么好几年不得病,一下子就得了这么个“要命”的病?
我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验,身边的一些人,尤其是一些上了岁数的人,明明看着他整天病怏怏的,今天这里痛,明天那里痒,天天吆喝着不行了,不行了,可他就是不走;反而是那些看上去很健康的老人,没听说过人家得什么病,明明今天还在下地干活,明天突然就得了某种大病,爬不起来了,而且这个大病很大几率就是癌症。
这是什么道理呢?为什么今天这里疼,明天那里痒的人,反倒不容易得癌症,而那些好多年不疼不痒,看起来健健康康的人,突然就检查出来个癌症呢?
心态和情绪确实非常重要,这是任何的药物,任何的治疗模式都无法替代的。
(事情是这样子的,一般经常生小病的人,是不容易得癌症的。因为疾病本身,是身体为保护自己而采取的一种手段。小病小恙属于小手段,大病大恙则是大手段,而癌症,则是身体为保护自己而采取的最后一个手段,是杀手锏。什么时候才会用到这个杀手锏呢?无非就是那些等级比较低的手段使不出来,或者无法达到应有的效果时。小喽啰们解决不了问题了,或者小喽啰们在解决问题时,医院用各种措施拼命打压,最后实在没有办法,才不得已请出这个叫做癌症的大BOSS。)
为什么绝大多数患者,治来治去到最后仍然一命呜呼了呢?看明白上面这段文字,就非常容易理解了。因为癌症本身,就是身体所采取的自我保护手段,是身体的最后一道防线,而你配合医生所采取的治疗措施,从某种角度来讲,其实是在破坏身体的自我保护机制,是在击溃身体的最后一道防线。自我保护措施失灵,最后一道防线崩溃,生命的消逝就是必然的结果。
人不可能突然得一个癌症,除了核辐射,比如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就是因为在核试验中受到辐射,身患直肠癌。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讲,基本享受不到这种待遇。
正常情况下,一个人并不容易得癌症,身体想要长出一个肿瘤,是非常困难的。一般情况下,身体在启动癌症的程序之前,一开始都会有一些比较小的症状,比如感冒、发烧、咳嗽、流鼻涕、各种炎症等等,这些都属于身体比较初级的保护机制,同样也是对我们的一种提醒。但是我们强制性用药物把它们给压制,这些小病小恙如果老是被压制,慢慢它就学乖了,干脆就不出来,转而向体内的更深处潜伏。当它们隐藏的比较深的时候,就会慢慢的变成一些囊肿、息肉、增生之类的毛病,这就成了大病大恙。如果我们仍然不理解身体的意图,仍然一如既往的伤害自己,仍然采取各种各样的措施,去抑制囊肿、息肉以及增生等等,去和身体的本能做对。这样的话,身体实在没有办法,才长出这么一个叫肿瘤的东西。
我们的身体是无奈的,它非常不愿意得这种病。只是因为癌症是身体最后的手段,我们已经把它逼上绝路了,它为了保护我们,迫不得已才使出这个终极的手段,这个杀手锏,启动癌症的程序,长出一个肿瘤来。
当我们患有一些其它疾病的时候,身体有各种抗体、各种手段来帮助我们抵抗疾病,但我们并不了解身体的意图,愚蠢的选择运用各种抗生素,来使自己的免疫力降低。
抗生素真正的作用就是降低身体的免疫力。虽然它暂时可以把细菌病毒杀死,但是,它在杀死细菌病毒的同时,把对身体有益的细胞也消灭掉,把对身体有益的细菌也消灭掉。好的细胞与细菌的死亡,自然会导致身体的免疫力降低。
细胞、细菌、病毒的死亡,会形成大量的尸体,也就是堆积的死细胞。这些死细胞的存在,又会吸引外界更多的细菌、病毒侵入到体内,这样一来,我们就会病的更严重。最后身体实在没有办法了,就长出了一个叫肿瘤的东西。
如果一个人以前非常容易生病,治来治去以后,忽然好多年几乎不怎么生病了,这很有可能意味着他体内的某个组织长有肿瘤了。当然,也有可能是他的体质变好,不过,一般这种可能性不大。
肿瘤的作用就像我们生活中的垃圾桶。垃圾桶是用来存放生活垃圾的,肿瘤是用来存放身体垃圾的。我们身体中的细菌、病毒、各种代谢产物、以及一些无法被利用的人工添加剂,色素、香精等等,都属于身体的垃圾,当它们在体内堆积过多时,通过常规的排泄途径就无法保质保量完成任务,比如大小便、耳屎、眼屎、汗液等都是常规排泄途径。当体内垃圾太多,常规途径忙不过来时,身体就会启动一些非常规的排毒方式。
感冒、发烧、呕吐、腹泻、长斑、长痘、溃疡、脚气等等,甚至包括各种炎症,都属于身体非常规的排毒方式,身体正常情况下不会随意启用它们,只有当身体的负荷比较大时,才会要求它们开始工作。这就是我们在身体负担比较大的时候,就非常容易生病的根本原因。在负担比较大的时候,身体会启动更高一级的排毒方式,这种更高一级的排毒方式,就是我们经常碰到的各种普通疾病与症状。
但是我们并不理解身体,当这些普通疾病与症状出现时,就立刻想尽办法拼命打压,不断和身体作对,阻止身体的排毒过程,不断干扰身体的自我保护机制。最后身体被逼的没有办法,实在排不出去了,就不得已长出一个被称作“肿瘤”的垃圾桶,把这些排不出去的垃圾暂时先存到里面。
如果没有肿瘤的存在,体内大量的垃圾就会四处游走,祸乱四方,严重干扰身体正常的生理机制。这个人的生命就会立刻终结。
同时这也解释了,一个在得癌症之后,为什么不容易出现其它常见疾病了。因为身体长出这个垃圾桶以后,但凡有什么脏东西,就直接往里面扔,暂时不用再费尽周折将其排出体外。
垃圾往里面越扔越多,肿瘤就会越长越大。一个垃圾桶装不下了,就会换个地方再长出一个。在现代医学体系中,这被称之为“转移”或者“扩散”。这真是太搞笑了,说的好像肿瘤会在我们体内到处跑一样,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从生理构造上来讲,肿瘤只是我们肌体局部的纤维化,所以古人看到以后,总认为它长的像石头。
需要注意的是,身体的肿瘤一般都长在非常安全的地方,它的出现和暂时存在,并不会对病人的生命构成重大危害,也不会耽误病人的吃喝拉撒等日常行为活动。
身体暂时长出一个类似垃圾桶一样的东西,把体内各种脏东西都暂时存在那里。所有的垃圾,所有的毒素都先装在里面,等到身体有能力,有机会排泄的时候,再慢慢把这个垃圾桶倒掉。
身体不再需要这个垃圾桶了,它自己也就慢慢消失了。
一个肿瘤的形成,一般最快都需要三五年,慢的甚至要几十年。但是现在很多人非常奇怪,这个肿瘤在体内长了几十年,他都毫无顾忌,医院检查发现以后,那就不得了了,一定要用最快的速度,一刀把它干掉。
现在有些人做器官捐献,认为自己临终以后就是一副驱壳,干脆看看哪些零件还能凑合用,就摘下来留给别人。主刀医生在解剖这些尸体的时候,经常会发现一些肿瘤。关键是当事人去世之前并不知道自己体内有这个东西,当事人也不是因为得癌症走的。也就是说,不知道这些肿瘤在体内存在了多少年,甚至有可能伴随了当事人的整个后半生。
人类完全可以带癌生存。
点击此处了解神奇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