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根据漫画家熊顿同名漫画和她的真实经历改编的电影《滚蛋吧!肿瘤君》,正在各大影院热映。大家被那位年仅29岁就身患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姑娘,感动得泪流满面。原著作者出生于年,年被查出患有非霍奇金淋巴瘤,在病中创作了《滚蛋吧!肿瘤君》。因为在病中虽然痛苦但是仍然微笑着坚持,被读者称呼为“励志姐”。她所创作的抗癌漫画,总是让人一面笑着一面又流着泪,她的抗癌故事也感动了许多人,给人们带去了满满的正能量。同时,感动的背后,也为我们对恶性肿瘤这个人类天敌有了更深刻的印象,接下来,美康生物将为大家揭开肿瘤的神秘面纱……
我国恶性肿瘤的发病现状
近年来,我国的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率比70年代中期增加了83.1%。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饮食结构改变以及人口老龄化、城市化,我国的疾病谱和死亡谱发生显著变化,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经成为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其中,恶性肿瘤是目前全世界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已经成为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大类疾病。据近几年我国癌症普查的结果显示,平均每十万人里有癌症患者人,而死亡人数达到人,死亡率比较高。按照我国的人口基数来计算,每分钟就有6个人被诊断为癌症,平均每5个癌症患者中就有3个人死亡,一年当中的肿瘤新发病例是万人,概率是很高的。
致病原因
谈到致病的原因,主要可分为四种:
第一种是化学因素,比如大家常吃的酸菜,亚硝酸盐的含量很多,这些腌制品会导致癌症的发生;
第二种是物理因素,比如射线接触的多,CT这样的检查会有影响,还有创伤刺激,经久不愈也会导致肿瘤发生。此外,装修材料中也含有一些放射性元素,现在很多孩子都得了白血病,都与这个有关系;
第三种是生物因素,就是病毒引起的。在广东地区得鼻咽癌的患者比较多,很多患者都被检测出EB病毒,这是有关联的,还有乳头状病毒和宫颈癌也有密切的关系;
第四是人体的机体因素,比如内分泌失衡或者是一些神经方面的因素,也可以导致肿瘤的发生。
肿瘤不可怕,早期诊断很重要
专家表示发现肿瘤的时间早晚对于治疗效果的影响很大,有时候甚至能够决定一个患者的生死。在我国,能够在早期就发现肿瘤并进行及时治疗的患者在10%左右,而在一些发达国家则能够达到60%甚至更高。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就在于这些发达国家强制性地要求公民进行定期、定项的身体检查,而我国在这方面则没有要求。我国大部分的患者直到病情发医院检查,错过了救治的最佳时间,因此治疗效果也大打折扣。定期检查身体不仅有利于及早发现疾病,而且便于进行早期治疗,千万不能为了省钱而延误治疗,否则悔之晚矣。体检可以提高肿瘤的早期发现率,对于50岁以下的人,专家建议一年进行一次体检,50岁以上的人,一年两次体检。体检的项目有很多,比如说,我们做一些肿瘤标志物检查、血液检查,都可以提前发现直肠癌、膀胱癌、肾癌等。
肿瘤标志物知多少
肿瘤标志物又称肿瘤标记物,是指特征性存在于恶性肿瘤细胞,或由恶性肿瘤细胞异常产生的物质,或是宿主对肿瘤的刺激反应而产生的物质,并能反映肿瘤发生、发展,监测肿瘤对治疗反应的一类物质。体检可以筛查健康人群中原位癌以及早期癌症患者,筛查手段除了B超、CT、胃肠镜、妇检以外,还有血液检查中的肿瘤标志物测定。测定肿瘤标志物在肿瘤普查、诊断、判断预后和转归、评价治疗疗效和高危人群随访观察等方面都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然而,那些字母与数字的组合究竟代表着什么,常常让体检者如坠云里雾里,以下就是一些常见的肿瘤标志物及其临床应用:
甲胎蛋白(AFP):是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最佳标志物。急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中AFP浓度也可有不同程度升高;生殖胚胎性肿瘤(睾丸癌,畸胎瘤),也可见AFP含量升高,孕妇也可有AFP升高。
癌胚抗原(CEA):属于广谱性肿瘤标志物,是多种肿瘤转移复发的重要标志。结肠癌、胃癌、胰腺癌、肺癌、乳腺癌、卵巢癌、子宫癌,均可见CEA升高。部分良性疾病,如:直肠息肉,结肠炎,肝硬化,肺炎等也有不同程度的CEA水平升高。
癌抗原(CA):是研究最多的卵巢癌标记物,对卵巢上皮癌也很敏感。对宫颈癌、宫体癌、子宫内膜癌、胰腺癌、肺癌、胃癌、结/直肠癌、乳腺癌也有一定的阳性率。良性妇科病(盆腔炎、卵巢囊肿等)和早期妊娠也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血清CA含量升高。
癌抗原(CA):主要可作为乳腺癌辅助诊断,对其他恶性肿瘤也有一定的阳性率。
糖类抗原(CA):是一种与胃肠道癌相关的糖类抗原,可作为胰腺癌、胆囊癌等恶性肿瘤的辅助诊断指标;胃癌、结/直肠癌、肝癌、乳腺癌、卵巢癌、肺癌等患者的血清CA水平也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某些消化道炎症,CA也会有不同程度升高。
癌抗原(CA50):是最常用的糖类抗原肿瘤标志物,因其广泛存在于胰腺、胆囊、肝、胃、结直肠、膀胱、子宫内,相比CA,它的肿瘤识别谱更广一些,而不是特指某个器官的肿瘤标志物。CA50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均可检出不同的阳性率,对胰腺癌和胆囊癌的阳性检出率居首位,其他为肝癌、卵巢与子宫癌和恶性胸水等。对胃癌、结直肠癌及卵巢肿瘤诊断亦有较高价值。
糖类抗原(CA):用于胰腺癌、大肠癌的辅助诊断,有较好的敏感性。肺癌、肝癌、卵巢癌患者的血清,CA含量也可见升高。
胃癌相关抗原(CA):是目前诊断胃癌的最佳肿瘤标志物之一,对胃癌具有较高的特异性,若与CA及CEA联合检测,检出率更高。
铁蛋白(SF):铁蛋白升高可见于急性白血病、何杰金氏病、肺癌、结肠癌、肝癌和前列腺癌等。
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主要存在于前列腺组织中,女性体内不存在。结合FPSA/PSA比值,是鉴别前列腺癌和良性前列腺疾病的有效指标。
预防肿瘤,健康的生活方式很重要
电影中的女主角只有29岁,但平时生活习惯非常不好,经常熬夜,饮食不规律。年纪轻轻就患上了非霍奇金淋巴瘤,这和她平时的生活习惯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现在,人们工作压力大,特别是年轻人生活作息不规律,经常熬夜、饮食不健康。长此以往,人就容易疲劳,免疫力会下降,免疫系统就有可能会出问题。为了预防肿瘤,我们可以参考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杜绝生活中的不良习惯,尤其不要抽烟。我国每年的肺癌发病者在60万人以上,其中男性居多,这与男性抽烟的习惯有着密切的关系。另外,饮酒要适量,长期大量喝酒可引起肝硬化,医学上称之为“酒精性肝硬化”。如果患有慢性乙型肝炎,即便是少量的饮酒也会加重肝脏的损伤,加速肝硬化的形成。对发生肝癌的危险因素的研究发现,饮酒是仅次于乙肝病毒的危险因素。
第二、保证良好、充足的睡眠。研究表明人体在睡眠时,会产生一种称为胞壁酸的睡眠因子,此因子可促使白血球增多,巨噬细胞活跃,肝脏解毒功能增强,从而将侵入的细菌和病毒消灭。
第三、多做运动。中度运动是科学家推荐的运动方式。据研究,每天散步一小时可以把患结肠癌的可能性降低46%。美国癌症协会建议人们每天至少做60分钟中度或稍强烈的运动,每周运动五次以上。有研究表明,过度肥胖也会增加患癌症的可能。
第四、保持一个科学、合理的饮食结构。调查表明,结肠癌、乳腺癌、食管癌及胃癌是最有可能通过改变饮食习惯而加以预防的。事实上,合理的膳食可能对大部分癌都有预防作用,特别是植物类型的食品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防癌成分,这些成分几乎对所有癌的预防均有效果。我国曾经公布过膳食指南:食物多样,谷物为主;多吃蔬菜、水果与薯类,维护心血管健康,增加抗病能力;经常吃奶类、豆类及其制品;经常吃适量的鱼、禽、蛋、瘦肉,少吃肥肉与荤油;吃清淡少盐的膳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