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推送健康知识,推广中医课程, 外点(患)针刺的深浅:中脘、商曲、滑肉门、上风湿点(浅)、上风湿外点(浅)4.3[辨证加减]腕部拇指侧疼痛加列缺(患腕部关节正中疼痛加外关(患)。5颈椎病5.1定义颈椎病是一种老年性退行性骨质病变,又称颈椎骨质增生或颈椎综合症。本病临床表现以颈项部疼痛、颈项强直、活动受限、上肢麻木放射痛、手指麻木或伴头晕头痛、耳鸣眼花、眩晕、失眠、记忆下降,严重时发生卒倒等。X光片显示有骨质增生或生理弯曲度改变、椎间隙狭窄、椎间孔变小、变窄等。临床可分为神经根型、椎动脉型、交感型、脊髓型。其中以神经根型、椎动脉型为多见
5.2〔腹针治疗〕(1)处方:中脘、关元、商曲(双)、滑肉门(双)(2)针刺顺序:中脘→关元→商曲→滑肉门(3)针刺深浅:中脘、关元、商曲(浅)、滑肉门5.3辨证加减:神经根型加石关(双)、取石关时依颈项部疼痛的部位而变动,如在两侧项肌的外侧时取穴离腹白线稍宽,如在两侧项肌的内侧时取穴离腹白线略窄。椎动脉型加下脘。上肢麻木、疼痛加患侧滑肉门三角。头痛、头晕、记忆下降加气穴(双)。耳鸣、眼花加气旁(双)。6腰椎间盘突出6.1定义.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腰腿痛中常见的原因,许多腰痛和根型坐骨神经痛,均与此病相关,近年随着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确诊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为我们的辨证施治也提供了可靠的保证。6.2〔腹针治疗〕(1)处方:水分、气海、关元!(2)针刺顺序:水分→气海→关元(3)针刺深浅:水分、气海、关元6.3[辨证加减]:急性腰椎间盘突出:人中、印堂。陈旧性腰椎间盘突出:气穴(双)。以腰痛为主:外陵(双)、气穴(双)、四满(双)。合并坐骨神经痛:气旁(对侧)、外陵(患侧)、下风湿点(患侧)、下风湿下点(患侧)。8腰背痛81 定义腰背痛是指背痛连及腰痛的一种常见临床症状,背痛除背肌劳损、骨质增生、感受风寒等因外,还可因内脏的疾病而引发,腰痛除风湿、劳损、骨质增生、闪挫等因外,亦可因内脏疾病诱发,故其病因较为复杂。本证常见于腰背部软组织损伤,肌肉风湿以及脊柱和内脏病变等。本篇仅就寒湿性、劳损性、肾虚性腰背痛叙述如下。腹针治疗〕;(1)处方:中脘、气海、关元、大横(双)(2)针刺顺序:中脘→气海→关元→大横(双)(3)针刺深浅:中脘、气海、关元、大横(双).8.3辨证加减:腰背痛背痛较甚:滑肉门(双、浅)、太乙(双)、石关(双)、风湿点(双、浅)。腰背俱痛:商曲(双)、天枢(双)。腰背痛腰痛较甚:外陵(双)、金河(双)。寒湿性:上风湿点(双、浅)、下风湿点(双、浅)。劳损性:商曲(双、浅)、四满(双)、气穴(双)肾虚性:下风湿点(双、浅)、水道(双) 慢性胃炎〔定义〕本病可有急性胃炎转变而来。饮食不节、嗜食生冷辛辣或长期饮酒、过度吸烟、精神刺激,都能成为本病的诱发因素。其他如溃疡病、胃癌、胃扩张、胃下垂等,也能引起续发炎症。〔腹针治疗〕(1)处方:中脘;下脘;气海;关元;天枢(双侧(2)针刺顺序:中脘→下脘→气海→关元→天枢(双侧)辩证加减:消化不良:加天枢下(右侧、便秘:加天枢下(左侧、)虚寒型:加神阙温灸10 消化性溃疡.10.1〔定义〕 消化性溃疡是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明显溃疡,溃疡亦可位于食管下端、胃空肠吻合术后的吻合口,或空肠、回肠、米克耳憩室.因这些溃疡的形成均有胃酸和胃旦白酶的消化作用参与,故称消化性溃疡。绝大多数(95%以上)位于胃和十二指肠,是一种常见慢性病,多发于青壮年。〔腹针治疗〕处方:中脘;下脘;水分;气海;关元;天枢(双侧】针刺顺序:中脘→下脘→水分→气海→关元→天枢(双侧)。辩证加减: 十二指肠溃疡加:梁门(右侧、中刺) 嗳气、泛酸加:上脘(中刺)11.慢性肠炎11.1定义: 慢性肠炎一般多指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而言。病因尚不十分明确,可能为肠道感染(如急性细菌性痢疾等)的后果。其它如情绪激动、劳累、饮食失调、继发感染等,常是复发的诱因。11.2〔腹针治疗
(1)处方:中脘;下脘;腹泻;关元;天枢(双侧)(2)针刺顺序:中脘→下脘→腹泻→关元→天枢(双侧))11.3辩证加减: 小腹胀痛:加大巨(双侧)。 便溏、水泻:加水道(双侧)。 脾胃虚寒型:加大横(双侧);神阙温灸。12胆囊炎12.1定义: 胆囊在肝脏下面胆囊窝内,象黎形,位于右上腹肋缘下。主要因胆结石梗阻、胆汁滞留和细菌感染而引起发病史。
12.2〔腹针治疗〕(1)处方:中脘;下脘;气海;关元;天枢(双侧);上风湿点(右侧)。(2)针刺顺序:1、中脘;2、下脘;3、气海;4、关元;5~6、天枢(双侧);7、上风湿点(右侧)。.12.3辩证加减: 急性胆囊炎加:大横(右侧) 消化不良加:天枢下(右侧) 便秘加:天枢下(左侧)13、上呼吸道感染〔定义〕 上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这些部位的病毒性或细菌性感染,总称为上呼吸道感染,俗称伤风、感冒。〔腹针治疗〕(1)处方:中脘;下脘;上风湿点(双侧)。(2)针刺顺序:中脘→下脘→上风湿点(双侧)。(3)针刺深浅:中脘(浅刺);下脘(浅刺);上风湿点(双侧)。13.3辩证加减 咽部疼痛加下脘下(浅刺)。 高热不退加气海、关元。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文中内容为转载,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导读腹针是通过针刺以神阙(肚脐)为中心的腹部穴位来调整气机,平衡阴阳,达到治疗全身疾病的针灸疗法。腹针疗法专家李松芝老师在腹针的临床实践中对日常病症、疑难杂症以及美容方面皆受好评。在教学中,李松芝老师对每个病症辩证讲解,把每个手法的具体操作详细化,尽力使每个学员学有所获,因此收到学员的热情反馈。
日常病症
疑难杂症
调理美容
李松芝:执业医师,主任医师。毕业于佳木斯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及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从事中医针灸临床工作及教学二十余年。在中医针灸专业学习中不断挖掘探索新领域新技术,先后学习了很多优秀学术项目,其中对薄智云教授发明的《腹针疗法》深入研究,深刻领会腹针的疗效之快速,安全易掌握的优势,应用到临床受到患者极大的欢迎和认可,得到很多灵感和启发。为了能更好的学习腹针技术,在年跟随腹针专家郑怀玉老师学习特效腹针疗法,深得恩师提携,并进行大量义诊义治,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使腹针技术得到很好的发挥。年跟随周嘉荣老师学习,成为宗筋入室弟子,感恩周老师亲传其脉疗及宗筋疗法。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完美的把腹针疗法与落藏思维结合起来,应用于临床得到了意想不到的疗效,深受广大患者信赖。
落藏针法系列之一――腹针疗法临床应用研修班
时间及地点
11月12日--11月14日(11日报到)(济南)
11月24日--11月26日(23日报到)(长沙)
12月18日--12月20日(17日报到)(成都)
12月22日--12月24日(21日报到)(郑州)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