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大唐西市博物馆的秦晋传统瓦作艺术展中,集中展示了众多素雅、古朴的中国古建筑精美构件。
除了惊叹于千百年前古人的智慧与极致匠心之外,飞檐斗拱之间藏着的美好愿望也被解读了出来。
鼓楼模型上的脊兽。
这些在屋檐上排排坐的小兽们叫做脊兽,
是代表了工匠们希冀与祈愿的瑞兽。
不知大家是否留意过,
经常在影视剧或书籍中见到的“金銮殿”,
也就是故宫太和殿的屋檐之上就“端坐”着脊兽。
如果人们足够细心,
也能在西安城墙或钟鼓楼上找到它们的踪迹。
图源/西安城墙
它们是做什么用的,只是为了好看有趣而造吗?
其实,脊兽在古代既是权力的象征,也是驱邪祈福的镇宅之宝。
第一步
认识中国古建筑的
屋脊与脊兽
顾名思义,脊兽即中国古代建筑屋顶的屋脊上放置的兽件。根据屋脊类型的不同,脊兽可以划分为吻兽、望兽、垂兽、戗兽等。
脊兽最初的功能只是固定和支撑屋脊,乃是为了守护而生,在后期演变中逐渐增加了象征性及装饰功能。如今,建筑技术随着时代不断发展,屋檐部位已经不再需要加铁钉,但脊兽的形象却保留下来,成为建筑等级的标志和建筑装饰构件。
中国传统古建筑以木结构框架及榫卯技术为主,屋顶使用板瓦、筒瓦覆盖,并以瓦条等垒砌屋脊,也就是说屋脊是由木材上覆盖瓦片而成。
为防止瓦片滑落,工匠们用长木栓铁钉等工具将瓦片固定在屋脊上,并制作栓帽来保护长钉不被风吹日晒侵蚀或漏水生锈。
图源/《中国建筑图解词典》
后来,栓帽被能工巧匠雕刻成或能带来福气或能祈福避火的龙凤等各种瑞兽,在守护功能之上加入祈愿和装饰功能。比如鼓楼模型上“排排坐”的脊兽,其装饰功能更重,所以这一类脊兽也被称作“跑兽”“蹲兽”等。
这样的转变让脊兽从一个无甚趣味的构件,变成了一代建筑宗师梁思成口中“整个建筑物美丽的冠冕”。
脊兽的起源可追溯到汉代时出现的吻兽。
三彩鸱吻·唐代
二级文物
华清宫遗址出土
其长50厘米,残高60厘米,厚25厘米,中空,红陶质,釉色以绿、褐、银为主。龙造型,阔口如盆、獠牙锋利、怒目圆睁、鳞甲丰满,属水性,作镇邪之物以避火灾。
三彩套兽·唐代
二级文物
华清宫遗址出土
其套于仔角梁的端头,用于防止屋檐角遭到雨水侵蚀,长37厘米,高23.5厘米,宽26厘米,通施绿釉,嘴唇、目耳施褐色釉,龙头型,张口呲牙,长唇上卷遮鼻,眼皮环凸目,扇形耳。
套兽中空,尾部方孔壁厚1厘米,用于与建筑物木构件对接。
汉代的吻兽大多是用瓦当堆砌的翘角形状,它衔接了正脊和垂脊,是工匠为了让房屋正脊两端更坚固且不被侵蚀而打造的构件。
此后,从隋唐、辽宋到明清,吻兽从简单的翘角、鸱尾形象几经演变形成了兽口吞脊的鸱吻形象、插着剑柄的璃吻形象等。
昭陵博物馆现存唐代鸱尾实物中,最大的一件出土于昭陵献殿遗址,其高1.5米、重斤,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一件唐代古建筑屋脊装饰实物,与西安大雁塔西门门楣线刻屋顶鸱尾形状极为相同。
鸱尾·唐代
礼泉县昭陵献殿遗址出土
昭陵博物馆藏
鸱尾·陕西考古博物馆藏
唐桥陵南门西阙
鸱吻·陕西考古博物馆藏
唐泰陵东南角阙
随着朝代更迭,脊兽的形象和数量也在变化。
宋代,官修《营造法式》一书对于建筑的各种样式做了较为系统的规范,有脊兽出现的规定。明清时期等级制度更加严格,对于建筑的装饰要求也更加规范,脊兽作为官式建筑的一部分最终成熟、定型,其数量最多为十个。
此时,古建筑屋顶的基本形式大致可分为五种:硬山、悬山、歇山、庑殿和攒尖。世界最高的重檐庑殿顶建筑,就是故宫的太和殿,它是唯一拥有十脊兽的建筑物,寓意“十全十美”。
而其它建筑物上的脊兽均为奇数,且会根据建筑物的等级相应增减。
图源/西安城墙
故宫太和殿脊兽
钟楼、鼓楼、西安城墙、大慈恩寺、大兴善寺……在陕西很多古建筑上,都能发现脊兽的身影。如果细心数一数,人们会发现在西安钟楼垂脊上有七只脊兽,但大兴善寺和大慈恩寺则是五只。
脊兽越多则建筑级别越高,拥有七脊兽的钟楼可见极为重要。
西安钟楼,脊兽在夜晚也清晰可见。
图源/新华社
大慈恩寺
大兴善寺
第二步
认识脊兽
种类与姓名
细心的人或许发现了,在十只小兽的最前端还有一个领队——骑凤仙人。
它可不是脊兽,那是何来历?这十只小兽又是哪些祥瑞神兽呢?
民间有一句顺口溜为脊兽们排了序,“一龙二凤三狮子,海马天马六押鱼,狻猊獬豸九斗牛,最后行什像个猴。”。
根据《大清会典》记载可知,脊兽确有排序。这些瑞兽依次为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suānní)、押鱼(又称狎鱼)、獬豸(xièzhì)、斗牛以及行什。
龙能携水镇火,凤为祥瑞仁鸟,狮子勇猛忠义……作为中国古建筑物上的“顶级天团”,每只脊兽都有自己的意义与独特能力。
不过,“领队”骑凤仙人不属于脊兽之列,它位于脊兽前方,含有“檐角虽尽,前有天生”的逢凶化吉、绝处逢生之意。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钦定大清会典事例三》
图源/央博
海马象征忠勇吉祥,能够入海临渊,畅达四方,天马则代表祥瑞智慧,是拥有无量勇气的战神。东汉画像砖上开始出现带翅膀的天马形象,至唐代,天马和海马的形象更为常见,如石像、铜镜等都会选它们为纹饰。
海马(左)与天马(右)
押鱼是传说中的海中异兽,传说可以喷出水柱,也被称为鳌鱼。它头生小角,尾部有鳍,有兴云作雨,灭火防灾的神力。
押鱼
狻猊是龙的九子之一,古籍记载中它是接近狮子的猛兽,有护佑平安之意。
狻猊
獬豸俗称独角兽,它拥有很高的智慧,善于辨别是非曲直,象征公正严明,又有压邪之意。
獬豸
斗牛就是传说中的虬龙,常出现在发生水患的地方,也被当做镇水兽,有镇邪护宅之意。
斗牛
除了行什作为专属脊兽,只在故宫太和殿出现之外,其他脊兽会根据建筑物的等级出现。
比如在西安钟楼垂脊上有七只垂脊兽,分别是龙、凤、狮子、海马、天马、狻猊、押鱼;西安城墙楼阁檐角上则为五只,分别为龙、凤、狮子、天马、海马。
行什
图源/故宫博物院
当然
屋顶上不止有脊兽们
还有可能会“长”猫
不妨留意一下
你身边都有哪些脊兽呢?
来源:文物陕西责编:王远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