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医院介入医学科成功为73岁经口摄食困难的老人施行透视下经皮胃造瘘术,为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安全有效的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方式。
患者李奶奶73岁,患食管癌1年,进行性吞咽困难并咽部疼痛3个月,目前急需解决进食问题,才能满足营养需求。医院肿瘤科一病区就诊后,经介入医学科会诊,认为患者食管癌位置高(接近咽喉),不适合食管支架置入,而置入鼻胃空肠管虽简单易行,但会增加痛苦且存在出现消化道溃疡的风险。考虑到李奶奶年龄偏大,结合其症状和家属要求,对患者进行充分的评估和准备后,介入医学科决定为患者实施透视下经皮胃造瘘术。
经过周密的术前准备,在DSA透视下,首先经鼻置入4F导管至胃腔内注入空气使胃充分膨胀,确定造瘘部位,标记、消毒、局部浸润麻醉,然后在透视下应用胃壁固定器将胃壁与腹壁缝合打结,后将PS针垂直插入胃腔内,向球囊内注入3ml灭菌注射用水,轻拉球囊贴近腹壁,将导管固定板牵引至腹壁处固定。手术仅用时20分钟顺利完成。目前患者未出现不适,已正常经造瘘管注入流质食物,患者及家属对该手术很满意。
医院介入医学科专家介绍
经皮穿刺胃造瘘术是在透视或CT引导下经皮直接穿刺胃腔,放置导管到胃内,对那些不能经口腔摄取营养,而肠道有正常吸收功能的病人再造的营养支持通道。该手术和外科造瘘相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操作简便快捷、安全、麻醉风险小和并发症低等优点。同时,胃造瘘管留置时间较长,与鼻胃空肠管相比,可避免对鼻咽部的刺激,消除患者的不适感,更便于生活护理,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哪些患者适合做PEG手术呢?
专家介绍,以下需要长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患者可以考虑经皮胃造瘘手术:
1、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引起的吞咽困难—脑卒中、脑外伤、植物人等;
2、头颈部肿瘤(鼻咽、口腔)放疗或手术前后吞咽困难者;
3、呼吸功能障碍行气管切开、气管插管者;
4、食管穿孔、食管吻合口瘘等;
5、腹部手术后胃瘫、胃肠淤积者;
6、重症胰腺炎、胰腺囊肿、胃排空障碍者;
7、经口摄食障碍、胃肠功能正常。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