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癌症筛查项目中,报告单里常常出现肿瘤标志物检查报告。那么肿瘤标志物到底是什么呢?为什么要检查肿瘤标志物?肿瘤标志物升高意味着患癌吗?
这篇文章向大家一一解释这些问题,一文教你读懂肿瘤标志物!
1肿瘤标志物是什么?
肿瘤标志物(TumorMarker,TM)是在肿瘤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由肿瘤细胞合成释放或是机体对肿瘤的刺激反应而产生的一类物质。它通常存在于肿瘤患者的组织、体液和排泄物中,通过肿瘤标志物能够反映肿瘤的发生、进展以及用来检测药物对肿瘤治疗的效果。前段时间,媒体吹捧的“滴血测癌”也是通过检测肿瘤标志物来检测癌症。(注:“滴血测癌”报道已被辟谣,为媒体夸大科学研究成果)
2为什么要检查肿瘤标志物?
肿瘤标志物的产生通常与肿瘤的发生和进展有关。它是一个判断恶性肿瘤、肿瘤治疗疗效、预后以及选择治疗方案的有力依据。有大量的研究资料表明,在肿瘤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肿瘤标志物表达异常,含量增高。因此肿瘤标志物常被用于作为肿瘤诊断的辅助手段。
理想的肿瘤标志物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好、有器官特异性、半衰期短,可反映肿瘤的动态变化等特点。但事实上,目前所发现的肿瘤标志物中并不存在这样的理想标志物,且任何单一的肿瘤标志物也无法作为明确确诊肿瘤的依据。所以肿瘤标志物的检查通常需要检查多个。
肿瘤标志物可分为六大类:胚胎抗原类、酶和同工酶类、糖链抗原类、激素类、蛋白类和癌基因产物类。
3常见肿瘤标志物所代表的意义
胚胎抗原类:
(1)甲胎蛋白(AFP)
甲胎蛋白是一种分子量为的糖蛋白,一般在胚胎期由肝脏细胞和卵黄囊合成,正常成人血清中含量极低。AFP参考值20ng/ml。
AFP升高多见于原发性肝癌、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胚胎肿瘤和生殖系统肿瘤等疾病中。且AFP是早期诊断原发性肝癌最敏感、最特异的指标,在原发性肝癌患者中,有70%~95%会出现AFP升高。此外,无肝病活动,且排除妊娠和生殖腺胚胎癌,若AFP≥ng/mL持续1月或≥ng/mL持续2月的患者,结合影像检查可诊断为肝癌。
不过AFP升高也不一定意味着患癌,婴儿、遗传性酪氨酸增多症、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妊娠、肝炎、酒精滥用者等均可出现APF明显升高的情况。
(2)癌胚抗原(CEA)
癌胚抗原是一种分子量为的糖蛋白,存在于2-6个月的胎儿胃肠管、胰腺和肝脏中,但出生后组织含量极低(2.5ng/ml),正常参考值为≤3.4ng/ml。
CEA升高常见于胃肠道恶性肿瘤(胃癌、结直肠癌、胰腺癌等)、乳腺癌、甲状腺髓样癌、肝癌、肺癌、卵巢癌、泌尿系肿瘤等,常20ng/ml。此外,CEA检测对肿瘤术后复发的敏感度高达80%以上。
不过也有不少正常组织会分泌少量的CEA,如唾液腺、支气管、胆管、小肠、尿道及前列腺等;除此之外,吸烟人群和一些良性疾病(如胰腺炎、直肠息肉、溃疡性结肠炎、胃炎、消化性溃疡等)患者也可出现CEA稍微升高的情况,因此CEA升高不一定就是患癌或肿瘤复发。
酶和同工酶类
(1)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
PSA是一种主要由前列腺上皮细胞分泌的单链糖蛋白酶,它在血清中主要以游离PSA(f-PSA)和复合PSA(c-PSA)两种形式存在。
PSA具有极高的组织器官特异性,是目前诊断前列腺癌最敏感的指标。正常人血清内PSA4ug/L,异常升高预示着患前列腺癌的可能性大。此外,PSA升高还可见于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前列腺增生及泌尿生殖系统等疾病中。
(2)前列腺酸性磷酸酶(PAP)
PAP是前列腺上皮细胞的溶酶体分泌的一种酶,其广泛存在于前列腺、肝、脾等组织及红细胞中。正常前列腺组织合成的PAP几乎不入血。但在前列腺恶变细胞中分泌的PAP会进入血液中,引起血清PAP升高,因此PAP是前列腺癌诊断、分期、疗效观察以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3)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
NSE是一种酸性蛋白酶,NSE升高常见于小细胞肺癌、神经母细胞瘤、神经内分泌细胞瘤(如嗜铬细胞瘤、甲状腺髓样癌、胰岛细胞瘤、视网膜母细胞瘤色素瘤等)、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等疾病中。
NSE是小细胞肺癌和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特异性标志物,60%~80%小细胞肺癌患者中均有NSE升高。此外,它也是检测小细胞肺癌病程和治疗疗效的有效标志物。
(4)α-L-岩藻糖苷酶(AFU)
AFU是一种溶酶体酸性水解酶,其升高常见于原发性肝癌、结肠癌、子宫癌、乳腺癌、胆管癌等癌症中。此外还可见于妊娠、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等疾病。
糖链抗原类
糖链抗原类肿瘤标志物众多,以下仅列举常见的几个:
(1)癌抗原50(CA50)
CA50是最常见的糖链抗原类肿瘤标志物,主要用于胰腺癌、结直肠癌、胃癌等的辅助诊断。它在胰腺癌和胆囊癌的阳性检出率中占首位,达94.4%,其次是肝癌(88%)、卵巢与子宫癌(88%)和恶性胸水(80%)。常用于胰腺癌、胆囊癌的早期诊断。
(2)癌抗原(CA)
CA是乳腺癌的最重要特异性标志物,30%~50%的乳腺癌患者的CA明显升高,特别对于晚期乳腺癌患者来说,其敏感性达80%,它是乳腺癌患者诊断及检测手术后复发、疗效观察的最佳指标。
(3)癌抗原(CA)
CA常用于胰腺癌、胃癌、结直肠癌、胆囊癌的辅助诊断。其中,胰腺癌最敏感,CA阳性检出率达85%~95%,CA的检测有助于胰腺癌的鉴别诊断及病情监测。
(4)癌抗原(CA)
CA升高常见于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且是这两种癌症的首选标志物。此外,还可见于多种妇科良性疾病(如卵巢囊肿、子宫内膜病、宫颈炎及子宫肌瘤、胃肠道癌、肝硬化、肝炎等)中。
它是卵巢癌早期诊断、疗效和预后观察、监测复发及转移的重要指标。
(5)癌抗原(CA)
CA升高常见于消化道肿瘤中,尤其对胃癌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是目前诊断胃癌的最佳肿瘤标志物之一。此外,在卵巢癌、乳腺癌、肺癌等癌症中也有不同程度的检出率。
(6)癌抗原(CA)
常见于消化道肿瘤中,尤其对胰腺癌、结直肠癌有较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检出率分别达86%和62%。常用于胰腺癌、良性肝胆疾病的鉴别诊断及预后、结直肠癌病人术前预后及复发鉴别。
激素类
(1)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
HCG是存在于胎盘中的一种糖蛋白激素,正常人血中只含微量,当女性怀孕时血和尿中HCG含量会上升,因此HCG可用于早孕监测。
在肿瘤中,HCG是男性睾丸肿瘤和女性滋养层肿瘤及生殖细胞肿瘤(如葡萄胎、侵袭性葡萄胎、绒毛膜癌)最基本的标记物。此外,在一些良性疾病如消化性溃疡、肠炎中也可出现HCG升高。
(2)降钙素(CT)
CT是一种主要由甲状腺滤泡C细胞分泌的多肽激素,CT升高常见于甲状腺髓样癌、甲状腺细胞良性腺瘤、小细胞肺癌、胰腺癌、乳腺癌、子宫癌及前列腺癌、急慢性肾衰等。
蛋白类肿瘤标志物
(1)β2-微球蛋白(β2-MG)
β2-MG在多种肿瘤疾病中均有明显升高,如见于恶性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肝癌、肺癌、胃癌、结肠癌及直肠癌等。
(2)铁蛋白(Ferr)
铁蛋白是一种铁结合蛋白,铁蛋白升高常见于肝癌、肺癌、胰腺癌、乳腺癌、淋巴瘤及白血病等疾病中。不过铁蛋白不是肿瘤特异的标志,铁蛋白升高还可见于发热、阻塞性黄疸、肝炎、肝硬化、再生障碍性贫血及一些溶血性疾病中。
其他类肿瘤标志物
4肿瘤标志物升高就意味着患癌吗?
肿瘤标志物除了在肿瘤发生发展中表达外,在正常和良性疾病中也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表达,因此肿瘤标志物检查只能作为肿瘤诊断和治疗评估的辅助手段。
通常情况下,当机体存在炎症、某些慢性疾病、妊娠、月经期等均可出现某些肿瘤标志物异常。肿瘤标志物升高与患肿瘤不能划等号,所以检查报告显示标志物升高,不必惊慌。肿瘤标志物升高特别是单项指标高,未必是患癌。还需要结合其他诊断资料鉴别判断。
不过如果当肿瘤标志物数值出现持续升高,要提高警惕,怀疑癌症的发生和发展,做进一步的检查。或者癌症患者进行手术后出现肿瘤标志物持续升高,需要考虑复发的可能性。
总的来说就是:“肿瘤标志物检查仅供参考!标志物升高未必是患癌,癌症患者也并非肿瘤标志物都高,判断需谨慎。”
内容来源:麦语传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