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小外甥出生,表姐找我表示想了解了解保险。开口就是想买重疾险,另外给大人再配个意外。
我寻思着这是提前了解过了?生过娃的人就是不一样,百忙之中还抽时间了解这玩意儿。
顾问之:为啥一上来就想买重疾呢?答曰:大家都这么买来着。
哈搞了半天只是有保险的意识,还没有对自身的保障需求有一定的认识和规划,得亏多问一句。
仔细想想,这情况太常见了,都快习以为常了。
来咨询的朋友,很多为以下情况。
1.我想买份重疾险,有性价比高的推荐没?2.想解决一下身故和健康的问题,一份寿险和医疗险,有推荐的吗?3.有重疾险了,医疗险没必要了吧?vs有医疗险了,重疾险没必要了吧?vs有社保了,医疗险没必要了吧?4.投保过寿险了,意外险不用了吧?5.想买保险,有好的推荐没?
…
最后一条上一篇已经写过了,不复述了。
以上可以看出,目前不管是各家保险公司铺天盖地的宣传,还是互联网的普及,保险理念已经逐渐在人群中吃的开了。但多数朋友,对“保险”的内容,还是一无所知。
只知道自己需要保险,但保什么、怎么保、有什么、缺什么还是一头雾水。
那些拿着意外险理赔重疾的拿着医疗险理赔身故的拿着寿险理赔重疾的
太多了
什么问题?
就是“买少了”或者“买错了”,不全面的搭配导致无法得到该有的理赔。
买少了一个普遍的现象,非常多的朋友及家庭,对重疾险的需求莫名的高,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买。所以在投保的时候,会将绝大部分甚至所有的精力、保费预算都放在重疾险上面,从而忽略了其他的险种。
有些人深入的聊过后,是可以正视这个问题的,有些人是无论如何都掰不过来。也许是我聊天技术太渣吧。
报销有社保、养老有养老金、大病有商保,身故?不会吧…
以上是“买少了”这个群体普遍的保障思路。
会导致的情况就是:只有符合条款的大病可赔。
肺炎?不可以。脑中风天内好了?不可以。骨折?不可以。身故?看你买的产品。(有些重疾险有身故责任是可赔的)
买错了大表姐想给两个宝买份可报销的保险,怕小孩子身体不好住院。所以某代理人给她推荐了一份重疾险。…
想报销而购买一份重疾险,是基本操作。还有想解决健康风险问题,买了一份年金险。想解决意外风险,买了一份寿险。
导致你根本不知道这份合同的内容是什么,什么情况可以拿着这份合同去申请理赔。
好吧,信息不对称和一部分销售人员的误导,是原罪。
下面简单明了的说一下各个保障险种的保障内容和欠缺
保障险种里最简单的,产品形式为定期或终身。存在形式为单独个险或与附加险捆绑作为主险。解决问题:家庭收入的中断以及一定时间内的恢复。
例子:王某为家庭主要收入之一,一次不幸的意外/疾病导致他永远的离开了家庭,生前王某为自己购买了万寿险。那么这笔钱,第一是解决家庭负债的偿还,第二解决孩子教育、父母赡养,第三为这个家庭带来经济恢复的缓解。
优势:险种责任简单,核保简单,定期保费便宜。劣势:其实也不算劣势。只有身故和全残责任,柜台多为终身寿险,而很多情况是定期寿险就可以解决的。保障险种里最复杂的,其产品形式为短期险,存在形式有单独个险或与主险捆绑作为附加险,保障期限多为1年、3年、5年,柜台购买基本为捆绑销售。解决问题:医疗报销,合理的住院花销、社保外用药。
例子:张某胰腺囊肿(非原位癌),需要切除部分胰腺和整个脾脏。此类疾病无法达到重疾理赔要求,但商业医疗可进行住院、社保外合理用药、诊疗费报销。除了这种整体花费不高的疾病。一些即使理赔了重疾,但保额依旧不足以治病的疾病,医疗险的作用不言而喻。
优势:价格低、保障广(达到免赔额后的住院、用药,相对于重疾险)、年限额高。劣势:保障期限短、无法终身保证续保(不稳定)、核保要求严、捆绑销售的极大可能是社保内报销。
医疗险和寿险都无法解决的问题有1.大病造成瞬间的高支出2.大病恢复期间造成的收入损失3.意外导致的伤残医疗险只解决报销,但报销是不可能超过花销的,而条款中“合理用药”给很多报销都带来了扯皮。如果你买的医疗险停售了怎么办?如果你买的医疗险第二年全体大幅度涨价了要不要接受?如果你的医疗险在你报销的时候停售了,你的病还没好怎么办?恢复药可用可不用,算不算合理用药?术后康复无法工作谁给报销?保障险种中比医疗险简单,产品形式为一年期、定期、终身,存在形式为单独个险或与主险捆绑作为附加险。解决问题:大病造成的高额支出、康复期内的费用、误工费
例子:李某为自己投保了万重疾险,一次偶然检查出自己罹患了甲状腺癌。得到万赔偿金,其中20万用来治疗,5万用来买补品,得病到康复的这一年多里的工作薪资也有得补偿了。如果严重一些的病,拿到赔偿金后放弃治疗,全部留给家人,也可以。
优势:不同于医疗险的报销,重疾险是符合理赔条件给付保额,这笔钱用来干什么,随意。稳定(停售了也无所谓,一年期险除外)。有多次赔付,可终身多次赔付。
劣势:保费占比较多,针对单独疾病保障,相对于医疗险保障面积小,理赔门槛较高。
剩下的意外伤残怎么办呢?
其实重疾险保障了一部分的伤残责任,但也只是一部分的,意外伤残除了意外险,别的险种无法代替。
产品形式多为单独个险或与主险捆绑作为附加险,多为一年期或几年期。
解决问题:意外造成的身故、意外造成的伤残、意外造成的医疗费用。后面两个责任有些产品没有,没有的属于坑爹产品。
例子:王某给自己买了一份保额的意外险,包括以上三个责任。某次意外导致双臂完全断离,此次意外导致的医疗费用可用意外医疗责任进行部分报销,同时5级伤残赔付60万,这60万包括治疗费和因为伤残导致暂时无法工作的薪资。如果因意外直接导致身故,那么得到的万理赔金,其作用和寿险是一样的。
优势:便宜,杠杆高,有伤残责任,核保超宽松,停售什么的无所谓。
劣势:只包含意外造成的责任,即非疾病的、非本意的、突发的、外来的。而且有些意外险只包括身故和全残责任。
说这么多,都不算是深入去谈某个险种的保障责任。这么大致的写出来,只是想大家知道,不要只专注于某一点的保障,而忽略了整个大局。合理的方案要比你买到爆款产品更切合实际,也更是在关键时刻不掉链子。希望不要因为“买少了”“买错了”导致遗憾出现。
如果你非要说,保险难赔,都是坑人的。
只能说,合同黑纸白字放在那,买之前多了解不会错。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