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本萨拉康人奉献记
——轻歌一曲赤子魂
都说养儿能防老,
可儿山高水远他乡留;
都说养儿为防老,
可你再苦再累不张口。
儿只有轻歌一曲和泪唱,
愿天下父母平安渡春秋……
——电视剧《咱爸咱妈》主题曲
“想起去年7月家临走时父亲的慈祥的微笑,才知道那是最后一次见面永别,临走时爸爸的嘱托才知道那是遗言……”
11月28日0点38分(北京时间1点38分),北本萨拉康公司综合管理部孔祥明73岁的老父亲骤然离世。连续驻守公司16个月、45岁的孔祥明肝肠寸断中写了一段文字:
想起去年7月临走时父亲的慈祥的微笑,才知道那是最后一次见面永别,心里好想说爸爸等等我回来看您,我好想您好想家呀!
身为长子未尽孝道心里好难受。临走时爸爸的嘱托才知道那是遗言:“小明你一个人在老挝要注意身体,好好工作,帮领导、同事把工作撑起来。家里都好,你不要挂念我们。小孙孙明年(年)上高三,我要看他考个好大学。”
孔祥明在家里是老大,还有一个做导游的妹妹。孔爸爸患有痛风、高血压等慢性病,生活不能自理只有靠孔妈妈照顾;而孔妈妈也有糖尿病、腰椎病等慢性病。“我父亲母亲是倔强的性格,所有难事从来不会主动告诉我们,怕我们在外担心。”
孔爸爸退休前是原单位的党委书记,历来把党的事业看得很重。这次病重住院,从7月中旬到11月23日出院,先后查出胃病、胰腺囊肿,医院科室手术,期间还输血三次。可孔爸爸始终叫儿子“不要担心,没事,老年病慢慢治疗,你安心工作”,三番五次断然拒绝了公司让孔祥明回国照顾他的安排,只说“感谢公司对我的关心”。孔爸爸还安慰儿子,说“明年(年)休假你带我出去旅游。我还要看小孙孙考大学、工作、结婚、生子呢。”
孔爸爸11月23日出院时,孔祥明开心地和同事们分享自己的喜悦。他还跟妹妹说你们照顾爸爸辛苦啦,明年春节年夜饭我来做!
26日,孔爸爸病情突然出现反复,28日凌晨骤然离世。
接到爱人电话,孔祥明心如雷击——我没有父亲了,连父亲最后一面也没有得到见!悲痛欲绝的他写道:
“爸爸对不起!儿子不孝!爸爸对不起!爸爸等我回来见您最后一面!”
28日公司党政工也对孔祥明进行了安抚,通过网络向孔妈妈转达了海外公司张焱董事长的慰问。当晚,公司职工自发聚集在驻地小院,默默陪伴孔祥明为孔爸爸守夜时,党委书记朱文松动情地说:从中我们看到了两代共产党员的高大——孔爸爸识大体、顾大局,支持儿子、支持公司发展、支持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孔祥明春节因为疫情主动放弃回国休假,舍小家、顾大家,留守老挝四处采购防疫物资;春节后又响应上级号召,主动放弃补休,坚守岗位,抗疫情、保发展;父亲去世后,他又担心打扰同事休息,强忍悲痛,天亮后才向公司汇报——我们要学习孔爸爸、孔祥明的精神,全力推进公司高质量发展。
得知孔爸爸去世的消息,远在三亚的孔祥明老领导、老同事,原北本萨拉康公司综合管理部主任李永宾感同身受,在QQ上给孔祥明留言,共同回忆生命中的最痛——
“没办法写下去了,落笔即落泪,都是痛苦的回忆。”
以下是李永宾的全文:
我家里兄妹5个,我是最小的,也是父母最疼爱的老儿子。母亲在年去世了。年12月初,83岁的父亲感冒引起肺炎住院了,家里的哥哥姐姐们怕我在国外担心,没有告诉我父亲住院的事,父亲住院后,时而糊涂时而明白,病情没有大的好转。
12月26日,父亲的病突然有了“好转”,精神明显好了,说了很多的话,其中说的最多的是想我这个小儿子了。在医院陪护的哥哥给我打了电话,告诉了父亲生病以及今天好转了的情况,让我安心工作,别太担心。和父亲通电话时,父亲因为前些年患脑血栓,之后说话就变的很费劲,很慢也不是很清晰。父亲听到我的声音,很激动,说话更加艰难,没有和我说太多话,更多是不断叫我的乳名小斌。平静一点后,他告诉我他病快好了,叫我别惦记他,让我在国外好好工作、照顾好自己。我听出来他哭了,我也哭了。我说快过年了,我再过10几天就回家看他了。
12月27日下午,哥哥打来电话,说父亲要不行了,已经没有意识了,问我能不能赶回来见父亲最后一面。然而,当天最后一个回国的航班已经飞走了。医生听说我最快要明天下午才能回来,说虽然没办法挽救生命了但是可以通过上呼吸机、插管子等措施,尽量保持生命体征到明天我回来。我考虑后艰难又痛苦地拒绝了医生的方案,我不想父亲在最后时刻,再遭受痛苦,希望他能走的更安详一些。
临近年根,万象回国的机票十分紧俏,在公司领导的关心和协调下,我买到了12月28日最早的一个回国航班的机票。在昆明中转时,打电话给哥哥询问情况。哥哥说知道我在路上,原本打算等我到北京再告诉我父亲已经在夜里去世的消息。父亲去世前,听到哥哥说“小斌在回来的路上了,您要等着他”时,父亲双眼默默流出了眼泪。
听到父亲去世的消息,我在昆明机场候机厅,虽然努力控制不哭,但眼泪哗哗地流了下来,也忍不住地不停地哽咽。旁边热心的乘客小心地询问我怎么了要不要帮助,我已经无法控制情绪,也说不出话来,因为我知道一张嘴,就会大声的哭出来,只能摇摇头示意对方。
自年来到老挝,每年至多和父亲见2次面。没办法写下去了,落笔即落泪,都是痛苦的回忆。
这么多年从来不服软的他,用略带无助的声音跟我说:“这次可能需要你回来一趟,我想看看孙子。”父亲的这个声音至今深深刺痛着我……
北本萨拉康公司副总经理吴涛26日出差回的老挝,正在老挝政府指定酒店隔离。听到孔爸爸去世的消息,写了一篇短文,以自己同样不能忘怀的记忆安慰孔祥明,也回忆自己亲爱的父亲:
提起家父,不由得眼窝子会变浅。和同事们一样,过去的十二年里,跟家父的交流更多的是手机,每个周末,每个年节、每次喜悦、每次困惑,每去一个地方,都会拨通那个熟悉的号码。父亲就像一个节气食谱,准时叮咛中秋的月饼、冬至的饺子,端午的粽子、元宵的汤圆、腊八的粥……但每次通话最后都会问一句,钱够花吗?
母亲去世的早,家父为我12年未娶,直到我参加工作,他才续弦。在我成长的路上,他给了我,家能给的所有坚强后盾。年3月,父亲61岁生日那天,他在电话里跟我说“记得今年一定要回来,带孙子一起吃顿饭。”
5月份我被正式任命为公司副总经理,内心的喜悦第一时间告知了家父,同时也跟老父说,领导给予重任,今年是项目最困难的一年,必须要打开泰国市场,给今后工作奠定基础。他慢慢地说了句:戒骄戒躁,要干就干好,这就值得。
7月13日那天,项目泰国股东合作和落实电力市场的工作,到了关键时刻。在赶往谈判的路上,飞机在曼谷一降落就突然收到父亲的短信:“今天有些不舒服,天热,医院,无大碍,如有急事跟你阿姨联系。”直觉让我心头一震。安排完工作之后,我打电话给家父,这么多年从来不服软的他,用略带无助的声音跟我说:“这次可能需要你回来一趟,我想看看孙子。”阿姨也来了短信:“病危,速回”。父亲的这个声音至今也深深刺痛着我。
我汇报之后,领导们要求我第一时间回家,可惜次日落地那一刻,赶来接我的家人跟我说,他已经走了,临走时候就说了一句:家里有什么事儿,等涛回来再说。他的遗物当中有一本手抄的菜谱,上面写着:“年去云南看孙子需带食材;年儿子回家过年菜谱;年儿媳(微辣)、孙子回家准备菜谱……”
叶脉一滴汗,曾锄五谷流。父亲给我的爱,就是在他逝去之后,都能让我感到深深的温暖,而我就像网上说的,众多角色当中,儿子最容易当,但当的最不好。
“其实支撑我在海外奋斗的原因之一,就是父亲希望我能为公司、为集团公司、为‘一带一路’做有意义的事。”
公司总经理邓波陪同孔祥明守夜时,说起了自己年过80的父亲母亲,说起了自己连续11年没给父亲母亲过个生日、没有在父亲母亲生病住院时陪护在身边,连续4年没有陪父亲母亲过过春节。他双目含泪:“其实支撑我在海外奋斗的原因之一,就是父亲希望我能为公司、为集团公司、为‘一带一路’做有意义的事。”
作为在老挝呆得最长的“北萨人”,邓波清楚地记得12年来每个同事的终生憾事。他提起了原公司副总经济师赵力强,年5月12日,也是在岗位上惊闻父亲离世的噩耗;而父母亲病重病危而不能守护在身边的事例,他数都数不过来……但是,每个北萨人都无怨无悔。他们擦去眼泪,继续战斗,因为,每个人人都深切地认识到,“建设世界一流能源企业”是集团公司发展的生命线,“海外大唐”是集团公司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因为,每个人都深刻地认识到,北本和萨拉康项目是集团公司立足湄公河、深耕东南亚大格局中的重要一环。
多年前,湄公河委员会的一名官员就跟我们说,对湄公河流域国家而言,北本和萨拉康项目就是中国的“三峡”,受各种势力影响会很大,开发过程会很艰难,过程会很漫长,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但是,北萨人抱着一颗“有奋斗、就有牺牲”的心,离开故土、来到异国,告别亲人、选择奉献,用汗水和真情使项目一步步艰难推进,终于,在今年,释放出巨大能量,爆发出纯粹耀眼的大唐精神“小宇宙”。
身为一名海外大唐人,总有些无法弥补的遗憾,成为心头挥之不去的痛!愿孔师节哀顺变,愿大家珍惜每个来之不易的与家人团聚和陪伴的日子,愿我们用项目开工的好消息告慰我们的父亲母亲!——这是计划合同部李丹,在公司员工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