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2月22日,由赛生医药(中国)有限公司主办,医者纵横多学科平台承办的“e连线”大咖有约胃来可期线上MDT正式举办。会议借助医者纵横网络会议平台在北京、吉林、新疆和天津同步直播进行。本次会议邀请了医院梁寒教授和医院陈凛教授担任会议主席。特邀嘉医院王权教授团队和新疆医院许新才教授团队。
本次会议共分享了四个精彩病例。
下面就跟着小编一起来回顾一下吧!
病例分享一胃癌综合治疗病例分享
医院(视频00:02:00)
第一个病例是由医院梁寒教授团队的李斌教授分享的一例因“腹胀纳差1月”入院就诊的73岁男性患者。具体诊疗过程如下:
病例资料
诊断
局部进展期胃癌(cT3N3Mx)
病理:地分化腺癌,HER-2(0)
HER-2(0);EBER(+)
腹腔多发区域淋巴结转移
治疗经过
专家讨论摘要
1.目前病理学研究提示部分患者可同时进行免疫治疗靶向治疗,尤其为不具备手术条件,需要进行新辅助治疗的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疗选择。
2.指南中指出对于胃癌的T分期,超声胃镜和CT检测可起到很好的作用,对M分期和淋巴结分期,CT和磁共振有一定的优势。对于这类患者应行大范围CT扫描作为基线检查,探查是否具有远处淋巴结转移或腹膜卵巢种植转移。PET-CT不适用于患者长期随访。
3.胃癌的新辅助治疗与围手术期治疗仍在摸索阶段,同时目前治疗中关于免疫疗效的预测指标并不清楚。鉴于ct-DNA的准确性更高,建议术后定期监测ct-DNA。根据患者术后状态及治疗过程和其发生的不良反应,可以选择停药观察。
医院
病例分享二空肠间质瘤伴肝转移一例
医院(视频00:33:10)
第二个病例是医院陈凛教授团队的吴迪教授分享的一例主诉“发现十二指肠占位9月余”的54岁男性患者。既往史:2型糖尿病史10年,规律口服二甲双胍治疗;个人史:吸烟史30年,30支/日;饮酒史20年,ml/次,现已戒烟、戒酒。无消化道肿瘤等家族史。具体诊疗过程如下:
病史资料
年3月以“间断腹部疼痛4月余”为主诉就诊我院。自述4月前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腹痛,以脐周部为著,多于进餐后发生,伴腹胀及腰背部束带状放射痛;食欲减退,食量下降,现只进食流食,伴进行性消瘦,体重下降约15kg;无恶心、呕吐,无反酸、烧心、黄疸,无心前区疼痛。年2医院行胃十二指肠镜示:十二指肠降部、水平段占位,恶性肿瘤可能大,累及胰腺钩突。门诊以“十二指肠占位”收入院。
患者入院时精神状态尚可,体力下降,食欲差,睡眠正常,3个月体重明显降低约15kg,大便正常,排尿正常。
腹部平坦,脐部正常,无腹壁静脉曲张。腹部柔软,上腹部轻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肋下未及。Murphy氏征阴性。腹部未及明显肿物。双侧腹股沟区及锁骨上未触及肿大淋巴结,腹部叩诊呈鼓音。肝胆、肾区及输尿管区叩击痛阴性。听诊肠鸣音正常存在,4-6次/分,未闻及高调肠鸣音及气过水声。肛门及外生殖器未查。
外院检查:胃十二指肠镜(-2-26医院):十二指肠球部未见异常,降部见环周溃疡型肿物,底深且附有污物,溃疡不规则隆起,质脆易出血,狭窄无法观察病灶远端。
外院检查:活检病理示:胃体上部粘膜组织慢性炎;十二指肠降部粘膜组织慢性炎,其中一块组织内见半个高倍视野面积异型上皮细胞,考虑为恶性肿瘤细胞。
腹部CT平扫+增强(-2-26医院):胰腺钩突及相邻肠管(十二指肠降段下段、水平段)所见,考虑占位性病变可能,局部伴憩室形成。诊断印象:考虑十二指肠CA,累及胰腺钩突。
入院检查
血常规:血红蛋白:g/L↓,肿瘤标志物:CEA:6.34Ug/L↑,CYFRA21-.84ng/ml↑,余血液指标未见明显异常。
腹部CT平扫+增强(-03-医院):十二指肠水平段区域肠壁环形异常增厚,可见约67*49毫米肿块,动脉期轻至中度异常强化,实质期和延迟期持续轻度强化;肿块中心区域未见强化。病灶部分层面与邻近胰头分界模糊,周围及门腔间隙见约17毫米以下多个淋巴结。肝内外胆管、胰管未见异常狭窄或者扩张,未见结石征象。所见肝胆、胰腺、脾脏、双侧肾上腺和右肾未见异常。左肾见约6毫米低密度影,未见强化。
检查印象:1.十二指肠水平段多血供肿块,考虑恶性肿瘤,十二指肠癌可能性大。建议:实验室检查和外科会诊。2.左肾小囊肿。
肝胆脾脏MRI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03-医院):十二指肠水平段区域肠壁环形异常增厚,可见约62*47*72毫米稍长T1、稍长T2异常信号肿块,DWI呈晕环结节状高信号,ADC图低信号;动脉期轻至中度异常强化,实质期和延迟期持续轻度强化;肿块中心区域未见强化。病灶部分层面与邻近胰分界模糊,周围及门腔间隙见约17毫米以下多个淋巴结。肝内外胆管、胰管未见异常狭窄或者扩张,未见结石征象。所见肝胆、胰腺、脾脏、双侧肾上腺和右肾未见异常。左肾见约6毫米长T2信号,未见强化。
检查印象:11.十二指肠水平段多血供肿块伴扩散受限,考虑恶性肿瘤,十二指肠癌可能性大。建议:实验室检查和外科会诊。2.左肾小囊肿。
入院诊断
十二指肠占位;2型糖尿病
诊疗经过
经MDT讨论综合考虑当前可先试行转化治疗,方案为SOX方案(奥沙利铂mgVDD1,替吉奥胶囊60mg2次/日D1-14)。同时皮下注射胸腺法新1.6mg/次*2次/周。
5周期化疗后患者出现进食后梗阻,给予禁食水后好转,目前只进食流食,患者营养状态较差,血小板低。
我院病理会诊(原切片号00723):胃(体上部)体型黏膜慢性炎,(十二指肠降部)镜不见大小不等的黏膜组织8块,其中2块黏膜内见多灶低分化癌浸润,结合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符合低分化腺癌(消化道来源)。
免疫组化染色示:癌细胞CK20(+),CK7(灶状+),VILin(弱+),CDX-2(+),ki-67(+70%),CK5(-),P63(-),Syn(-),MSH2(-),MSH6(-)MLH1(+75%),PMS2(+75%),HER-2(0),且免疫组化深切片中,大部分癌细胞呈脉管内癌栓模式。
分子病理检查结果:PIK3CA未见突变,KRAS(未见突变),NRAS(未见突变),BRAF(VE)-VE(未见突变)。
经MDT讨论综合考虑当前可给予二线治疗——免疫治疗(信迪利单抗mg静滴,D13WS)。同时皮下注射胸腺法新1.6mg/次*2次/周。
病史小结
本病例讨论点:
1.十二指肠癌治疗选择?
2.转化治疗达到CCR后继续维持治疗?是否需要外科介入?时机如何把握?
3.此时外科手术方式如何选择?Whippleor局段切除?
专家讨论摘要
1.患者的治疗选择以及手术可切除性的评估是依据患者瘤体大小,与周围相邻血管境界进行的,患者瘤体大,与周围相邻血管境界不清,因此选择药物治疗。
2.十二指肠癌在临床少见,该患者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而这种获益是来源于免疫靶向治疗。该患者在病情初期体重减少,存在营养不良,治疗过程中应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