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巨学明、熊雯
单位:医院
一、病史
孕妇李某某,23岁。
主诉:停经21周3天,外院超声发现胎儿双肾实质回声弥漫性增强,为进一步明确诊断而来我院。
现病史:G1P0,平素体健,无阳性家族病史,孕妇双肾超声无异常。孕21周时外院超声发现胎儿双肾异常。
既往史:无特珠。
体格检查:正常。
二、实验室检查
无
三、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所见:
双肾实质弥漫性回声增强,皮髓质界限不清,肾脏大小与孕周均值大小相符,肾脏集合系统轻微分离,膀胱大小未见异常。胎儿其余部位超声检查无阳性发现。
四、结果
胎儿父亲空腹血糖9.8Mmol/l,尿蛋白+,双肾体积缩小。父亲、母亲同时也进行了全基因测序,显示胎儿父亲17号染色体HNF1-β基因突变,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导致青少年型肾囊肿-糖尿病综合征相关(MODY)。母亲17号染色体WNK-4基因突变,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导致假醛固酮减少症2型(Gorden;s综合征)。接受遗传咨询后家属放弃胎儿,我们对胎儿肾脏进行了病理切片,显示胎儿肾脏肾小球囊扩张,肾血管球稍萎缩,同时利用胎儿组织进行了全基因测序,显示胎儿均遗传了HNF1-β及WNK-4基因。
五、讨论
HNF1-β是肝脏核糖体因子1-β,该基因突变导致疾病在年被第一次报道,文献报道该基因突变导致青少年型糖尿病(maturityonsetdiabetesoftheyoung-MODY)。临床表现为多发肾囊肿及肾脏功能随糖尿病等因素进行性减退。HNF1-β基因在肾脏、尿路梗阻、胰腺、肝脏、脑、甲状旁腺等器官组织参与作用。
肾内科医生诊断为HNF1-β基因相关肾脏疾病。
胎儿肾脏病理显示肾小球囊性扩张,肾脏血管球萎缩。肾小球囊性扩张导致重复反射,是肾脏超声表现为肾脏实质弥漫性回声增强的病理基础。本病应该与常染色隐性遗传多囊肾-ARPKD(婴儿型多囊肾)、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ADPKD(成人多囊肾)及不典型微囊性多囊性肾发育不良进行鉴别,ARPKD表现为双肾增大,回声增强,肝脏汇管区纤维化,羊水进行性减少等超声表现,基因检测显示PKHD1-2基因突变。ADPKD表现为肾脏回声弥漫性增强,可见少量囊肿,肾脏体积稍增大。父亲或者母亲有成人多囊肾基本可以明确,基因检测PKD1/2/3突变是遗传学证据。因此对胎儿肾脏回声弥漫性增强的病例需要做遗传全基因测序分析,追踪其家族成员相关遗传病史非常关键,单纯羊水穿刺查染色体不能明确诊断。
石蜡切片,HE染色,显微镜放大倍显示肾脏肾小球鲍曼囊扩张,其内为HE红染的蛋白液,肾血管球萎缩。
HE染色,放大倍正常的肾单位。
编辑:李娟责任编辑:谯朗卢漫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