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赵宇格根哈斯
1月14日下午,医院二楼门诊C区脾胃科采访时,来医院对口支援专家敖奇正忙着给病人看病。敖奇医院对口支援专家组组长,除了坐诊看病,医院院长助理,负责全院的医疗质量、培训、科研以及门诊区管理等各项工作。
为迅速提医院的医疗水平,医院伸出援助之手,制定了三年对口支援计划。年11月,第一批专家组一行11人,带着先进的医疗技术、超前的管理理念、优质的医疗服务前来,在短短一年的对口支援中,医院的医疗救助水平显著提高,各族群众不出草原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成为现实。
年,医院住院人数突破人,病床使用率达95%,全院门诊人次达人,全年业务收入万元。更让人欣喜的是,去年底,医院晋升为国医院,填补了我盟没有“三甲”医院的空白。
家门口享受省级专家服务
记者来到一楼大厅,门诊挂号处还排着长队。陪妻子来看病的苏和正在窗口挂专家号:“本来打算去呼市给妻子看病,这回咱家门口有了自治区的专家坐诊,看病省事又放心。”
为了能给医院实实在在的帮助,医院成立对口支援领导小组,制定对口支援实施方案,派出6名主任医师、2名博士、1名副主任医师的强大队伍,明确了具体任务和目标。从来到锡盟的那天起,专家们无论寒冬酷暑,穿梭于门诊和病房之间,问病情、看病历、提建议,使很多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病患者得到了较好的诊治。
年11月23日下午临近下班,门诊房里一阵嘈杂,十几人抬着一位因急性胃溃疡医院。胃溃疡大出血是十分紧迫危险的病症,脾胃科全体医护人员在敖奇主任的指挥下,马上进行抢救,展开了一场生命与时间的赛跑……时近凌晨2点,手术顺利完成,病人已无生命危险。“谢谢你们,谢谢专家救了我们。”病人家属激动不已,握着敖奇的手感谢着。
一年多来,在专家们的指导和帮助下,医院成功做了很多大型手术,创造了全盟医疗史上的诸多“首例”。医院普外科专家赖玉书主任开展了我盟首例胰腺假性囊肿空肠布朗氏吻合术,做了首例肾盂输尿管YV吻合术;敖其尔巴图主任独立开展了首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人工膝关节置换术以及脊柱手术。
“像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难度很大,医院才能完成,以前我们没有十足的信心去做。现在有专家的帮助,我们心里有底了。”正在准备去手术室的骨科医生阿其拉图说。一年来,医院的11位专家共出诊人次,成功做了46台手术。专家精湛的技术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获得了老百姓的交口称赞。“如今,我们有病用不着四处奔波了,在家门口就享受省级专家服务,省事又省钱,医院专家可真是帮了咱百姓的大忙。”
“输血”和“造血”并举
医院,不仅要授人以鱼,更要授之以渔。
医院消化内科、呼吸内科、血液内科、神经内科、心内科、内分泌科等科室统称为大内科,科室划分的比较笼统。
针对这一情况,医院的专家组直接参与相关科室的建设,医院科室更健全、专业性更强。如敖奇主任创建了脾胃科,现有床位40张,年门诊量能达到1万人次以上;林西主任创建儿科、关宝柱主任创建脑病科、敖其尔巴图主任创建传统整骨科等6个临床一级科室;赛音朝克图主任和敖其尔发展了传统疗术科。
专家组还注重定期专业培训,使本院医生的能力水平短期内得到明显提高。开展首届全院住院医师培训班、通过看门诊、大查房、做手术、讨论疑难病症,参与实施蒙医“治未病”的授课等形式,现场传、帮、带,毫无保留地传授技术。采取“一帮二”对口培养的方式,医院医护人员的业务成熟,培养一支强有力的骨干医护队伍。敖奇主任对口培养敖其大夫,敖其尔巴图带阿其拉图大夫,赖玉书、关宝柱、邓套格陶、赛音朝克图、何和平分别对口培养魏其其格、白阿茹等12名技术骨干。不仅如此,医院的薄弱环节,积极与总院协调,筛选了40名医护人员前往医院学习,学员收获颇丰,业务能力都有明显的提高。
魏其其格是脾胃科的医生,也是这次传代培养的骨干,她对记者说:“我们一周跟着专家老师们出门诊3-4次,大查房2次,专业知识和临床知识都有很大的提高,现在能够独立、娴熟地为病人看病、抓药。”
专家们的到来,不仅仅是“输血”更是“造血”,为医院留下了宝贵的财富。院长斯琴巴特尔深有感触地说:“专家们凭着朴素的情感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全方位地对口帮扶,使我们在较短的时间内提高了医疗、护理、管理水平!”
医院
乌仁哈沁老人已经70岁了,陪他来看病的大儿子不会讲汉语也不识字。来之前,老人还担心看病、住院会不顺畅,医院的服务早已大有改观,在话语温柔、服务优质的导医护士的引导下,从挂号、看病到住院,很快就完成了,老人激动不已:“现在的服务可好了,护士带着我们跑上跑下,一直扶着我,哪都能找到。”
新建的医院建筑面积大,由门诊部大楼、住院部大楼等多座大楼组成,尽管有很多标识,但患者理顺流程还是有困难。医院在专家们的协助下进行门诊改革,其中一大亮点就是增加导医。另外还培训门诊、住院部门的窗口工作者,从着装到语言、语气,医院的风范。
医院专家组的到来,医院的创新管理理念。严格考勤制、定期培训制、周六日工作制,医院标准化管理,凡事讲规矩,办事讲流程,每个环节都制定了明确的标准。专家们表示:“即使三年后我们撤走了,但我们创建的科室、改革措施、管理机制能更好地发挥作用的。”
以“派出一支队伍,医院,服务一方群众”为宗旨,医院通过技术推广、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先进管理理念等,提高了医院的诊疗水平和管理水平,缓解了百姓“看病难、看病贵”,让草原各族群众享受到了更多的医改成果。
自治区卫生计生委副主任、自治区蒙中医药管理局局长、自治区医院院长乌兰说:“在剩下的两年时间里,医院还会不遗余力地、全方位地协助医院,将草原人民的重托记在心间,将提高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作为中心任务,为维护锡林郭勒盟各族人民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医院无私的帮助下,医院医院,医院。
宝力嘎魏子威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