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年底时,天气越冷,亲戚朋友之间的聚餐也越来越多。一段时间的大鱼大肉,很容易引起甘油三酯升高,加上油脂饮食主要依靠胰液里的脂肪酶消化,这时候就要小心急性胰腺炎哦。
胰腺,一条鱼躺在人体左上腹的最深面,前面是胃后面是错综复杂的血管和神经组织。不过,它的特殊不止这些,其实它是个让人敬畏的器官。
胰腺,又是人体第二大消化器官,其内腺分泌胰岛素,能调节血糖;外腺分泌胰液。
现如今,高脂血症胰腺炎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胰腺受损,其危害可不小!
胰腺炎症别忽视严重时致癌又致命
上年纪的人记得,小时候洗手用的肥皂叫“胰子”。肥皂发明前,先人就知道动物的胰脏可去油污,用宰杀动物胰脏在手或衣服上搓刷,油渍即无影无踪。
原因是胰腺有强烈的消化酶——胰淀粉酶、胰蛋白酶和脂肪酶,能分解血液中的脂肪、糖分、蛋白质。一旦胰液出现代谢异常,容易引发慢性或急性炎症。
急性胰腺炎:可致命
胰腺分泌的胰液最初是没有活性的胰酶,通过胰管输送到肠道后,才会被胃酸和蛋白质激活。
如果被激活的胰液出现梗阻、反流,就会反过来消化自身的胰腺组织,引发器官功能障碍。一般而言,急性胰腺炎有10%的致命率。
1
水肿性胰腺炎
胰腺出现充血、水肿,属于内科炎症,占急性胰腺炎病人的80%左右。病情相对较轻,可以不经手术治愈。
2
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
当胰腺内发生了严重的胰管阻塞、胰管内压突然增高、血液供应不足的情况时,将导致重症胰腺炎。
病人可能出现剧烈的腹痛、呕吐、腹胀、发热、血尿淀粉酶增高,甚至是休克和腹膜炎征。
重症坏死性胰腺炎的致命率高达30-60%,且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须进行手术。
提示:上腹正中或偏左处出现疼痛,并持续加重,同时伴随有恶心、呕吐、腹胀、黄疸等症状,可能预示急性胰腺炎。
慢性胰腺炎:可致癌
急性胰腺炎的反复发作,并不等于慢性胰腺炎。但当其反复发作,引起胰腺组织纤维化或钙化,伴随长期腹痛、脂肪泻、消瘦等症状时,就是慢性胰腺炎了。
常见症状:长期腹痛,向背部发散;影像检查有胰腺纤维化、钙化或假性囊肿;长期消化、吸收不良,不能吃高脂肪食物;长期腹泻,排泄物表面有油花等。
慢性胰腺炎长期发展,很可能造成两种结果:一是胰腺内梗阻结石,二是可怕的胰腺癌!
常见症状:短期暴瘦;血糖异常升高;浓茶色尿液、大便发白;眼白、皮肤黄疸;全身刺痒;束带样疼痛,夜间加重。
胰腺要健康请远离餐桌“雷区”
急性胰腺炎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这与我们的饮食习惯大有关系。预防胰腺炎,从餐桌上开始!
不吃早餐:胆结石诱发胰腺炎
胆囊与胰管在十二指肠乳头处汇合,如果发生胆结石梗阻,很容易导致胰液反流,或胆汁进入胰腺,诱发炎症。
而长期不吃早餐会使胆汁浓度增加,便于细菌繁殖,并促进胆结石的形成。在中国,60%的急性胰腺炎与胆石症有关,被称为胆源性胰腺炎。
暴饮暴食:急性胰腺炎高发
饮食不规律,尤其是暴饮暴食,很可能导致内分泌紊乱。当血脂、血糖急速升高时,胰腺的压力骤增,极易促使胰液分泌过量形成反流。
本身就患有高脂血症、糖尿病等代谢疾病的人,或腹型肥胖者,发生重症急性胰腺炎风险的可能性更高。
过度饮酒:增加患癌几率
长期饮酒容易导致胰腺发生退行性病变,例如纤维化、钙化,且无法逆转,还会增加癌变几率。我国居民70%的慢性胰腺炎与饮酒有关。
大量酒精与高蛋白食物同时摄入,胰液里的脂肪酶分解甘油三酯会释放出游离的脂肪酸,容易导致高脂蛋白血症、高胆固醇血症等代谢疾病。不仅会损伤胰腺,还会促使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冬季聚餐“秘笈”简单3招人人都会
看到好吃的,谁都忍不住多吃两口,特别是逢年过节亲友聚会的时候。不过别担心,掌握一些小技巧能帮你减少健康风险。
餐前一碗汤
餐前先喝一小碗汤,可以缓解饥饿,促使消化器官提前分泌消化酶,有助于加快食物分解,避免积食。
如果想要控制食量,还可以在就餐中途和七分饱时也喝半碗汤,增强饱腹感。
先吃菜后吃肉
吃菜的顺序也会影响营养摄入量。如果先吃肉后吃菜,可能会使脂肪、糖分、胆固醇等摄入过量,而膳食纤维、维生素等摄入不足。长期膳食不平衡,容易导致肥胖和内分泌失调。
一些绿叶蔬菜、菌类、薯类食物,富含各种促进消化的微量元素,先吃菜后吃肉,更能保护肠胃,避免热量摄入超标。
饭后动一动
饭后久坐不动容易影响胆汁酸的重新吸收,增加胆固醇沉积,促使胆结石形成。所以在饭毕1~2小时后进行适当运动,比如散步、慢跑等,能加强肠胃蠕动,提高消化速度,从而保护胰腺。
美食也要,健康也要,其实很简单!养生是关键,重在平时的细微之处,事无巨细,生活之中处处是经验之谈,养生先养心。
—END—欢迎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如需转载,请在后台回复“转载”获取授权精彩回顾全脂还是脱脂?拯救你的选择困难症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炎性肠病(IBD)肾脏的“鼻子”嗅到肠道微生物的气味,稳定血压善待人类的“第二个基因组”大侠,留步!这里有本“武林秘籍”了解一下?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