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假性胰腺囊肿医院
假性胰腺囊肿治疗
假性胰腺囊肿前兆
假性胰腺囊肿症状
假性胰腺囊肿饮食
假性胰腺囊肿预防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晚期胰腺癌病例分享

治疗白癜风的中药方 http://m.39.net/pf/a_4631557.html

病例提供者

聂彩云

医院

病史简介

患者

何XX,男,57岁

主诉

-06-05,右上腹痛伴皮肤巩膜黄染20天余。

诊疗情况

医院CT提示:考虑胰头钩突癌并侵犯邻近血管及胆总管下段合并肝内外胆管及胆囊颈管扩张,胆囊体积增大,胰管轻度扩张;肝内多发异常信号结节,转移可能;肝门区、腹膜后多发淋巴结显示;右肾囊肿。

给予对症治疗,效果不佳。

入院检查

肝功能:

TBILumol/L

肿瘤标志物:

CEA12.58ng/mL;CAU/mL;CAU/mL

病理诊断:

1、年06月06日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加置管引流术;

2、.06.20行胰腺肿物穿刺,结果显示纤维组织内见异型细胞,癌不除外;结合免疫组化符合低分化腺癌;

影像学诊断:

.7.26CT

1.胰头稍低密度肿块影并远端胰管扩张,与十二指肠降段分界不清,符合胰头癌。

2.肝内多发稍低密度结节及肿块影,符合转移。

3.肝门区及腹膜后多发肿大淋巴结,考虑转移。

4.右侧肝内胆管及肝总管内置管术后改变。

诊断情况

胰头低分化腺癌多发肝转移多发淋巴结转移IV期K-ras野生型MSS

指南推荐和循证医学

FDA批准的适应症

NCCN指南推荐

CSCO胰腺癌指南:晚期一线治疗

白蛋白紫杉醇联合吉西他滨(NG方案)的临床研究

:白蛋白紫杉醇关键试验--MPACT研究

白蛋白紫杉醇纳米技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治疗经过

1

治疗方案

.8.1白蛋白紫杉醇mg(mg/m2);

.8.2吉西他滨1.6g(mg/m2)

主要不良反应:.8.7IV骨髓抑制,合并感染,积极抗感染治疗后症状好转。但总胆红素升高90.1umol/L,8.11复查总胆红素94umol/L,未完成1周期化疗。出汗症状明显减轻。

2

治疗方案(原方案下调化疗剂量)

.8.26白蛋白紫杉醇mg;.8.27吉西他滨1.2g

主要不良反应:耐受性良好,.9.2总胆红素再次明显升高.7umol/L,未完成1周期化疗。

3

继续原方案

.10.4白蛋白紫杉醇mg;.10.5吉西他滨1.2g

主要不良反应:耐受性良好,.10.8总胆红素再次明显升高umol/L,未完成1周期化疗。

4

继续原方案

.11.11白蛋白紫杉醇mg;.11.12吉西他滨1.2g

主要不良反应:耐受性良好,.11.14总胆红素再次明显升高78.1,未完成1周期化疗。

.12.2行“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mgd1、8+吉西他滨1.2gd2、9“

5

继续原方案

.1.8行白蛋白紫杉醇mg;.1.9吉西他滨1.2g

.1.31行白蛋白紫杉醇mg;.2.1吉西他滨1.2g

6

疗效评价:PR

1.胰头稍低密度肿块影,范围较前略缩小。

2.肝内多发稍低密度结节及肿块,考虑转移,大部分较前缩小。

3.肝门及腹膜后多发淋巴结,考虑转移,部分较前缩小。

7

肝功能和肿瘤标记物对比

患者大便转黄,体重稳定,多汗症状消失。

专家评语

?胰腺癌是一个充满了高度异质性的群体

?白蛋白紫杉醇联合吉西他滨是局晚/转移性胰腺癌一线治疗

?治疗方案需结合治疗目标、患者意愿来个体决策

?需优化治疗,兼顾患者生命延长和生活质量改善

结论

白蛋白紫杉醇联合吉西他滨(NG)方案是治疗胰腺癌的最主要方案之一。白蛋白紫杉醇具备靶向性,可特异性结合肿瘤表面的SPARC蛋白,同时具有去间质作用,从而促进肿瘤中的药物运输,可使吉西他滨在肿瘤细胞的药物浓度提高2.8倍,使得该方案的疗效大大提高。因此,对于晚期胰腺癌,白蛋白紫杉醇疗效确切且耐受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xiannanzhong.com/jxyxnzys/747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