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是一种严重的肝病,是由于肝脏受到各种因素的长期损害而引起,如慢性活动性肝炎、长期酗酒等。
为什么会肝硬化?
引起肝硬化的原因有很多,至少有十种原因能引起肝硬化,在我国最常见的原因是病毒感染,包括乙型肝炎、丙型肝炎。
此外,北方地区常见的原因是饮酒,其他原因包括免疫性的肝脏疾病,长期吃一些药物引起肝脏损害的药源性肝病,还有寄生虫的感染及代谢紊乱引起的肝病。
特别需要提醒的是,酒精可以直接损伤肝细胞,此外它在代谢以后形成的副产物乙醛和乙酸盐也对肝脏有毒害作用,可造成肝细胞坏死。
同时,饮酒还可导致机体免疫机制紊乱,免疫力下降。长期大量饮酒还可引起肝细胞发生脂肪变性,导致脂肪肝、酒精性肝炎或酒精性肝硬化。
肝硬化患者一般食欲较差,消化功能下降,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多注意合理的饮食。
1、饮食要清淡
肝脏出现了硬化,就意味着消化状态相对于常人来说较弱,如果摄入过多难以消化的或者带有刺激性的食物,肝硬化的症状会变得更厉害。
有一些能被人体快速吸收的养生粥、汤类,肝硬化患者可多食用,比如说比较常见的冬笋香菇粥、小豆冬瓜炖墨鱼等等对肝硬化患者特别好。
2、不要吃太饱
肝硬化病人由于胃肠功能不好,如果每餐吃的过饱,不但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还会加重肝脏的负担,对于病情的发展是很不利的。
专家建议每次吃七八分饱即可,但可以增加一次进食,以补充因进食少而导致的营养摄取不足。
3、禁忌酒烟
长期饮酒可导致酒精性胃炎甚至酒精性肝硬化。饮酒还会引起上腹不适,食欲减退和蛋白质与维生素B族缺乏。
酒精对肝细胞有直接毒性作用。尼古丁有收缩血管作用,造成肝脏供血减少,影响肝脏的营养,不利于肝病稳定。
坐诊时间
李良济国医馆:周一下午
预约-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