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肝胆胰外科门诊正式开诊。普外三科从事肝脏、胆道、胰腺、脾脏等疾病的临床研究和治疗,医教研协同发展,科室以患者为中心,秉承综合治疗理念,上半年完成各级手术余台,医院空白。完成首例腹腔镜半肝切除、首例腹腔镜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完成复杂肝癌、巨块型肝癌及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外科手术以及相关综合治疗。
科室微创腹腔镜技术应用广泛,如肝脏良恶性肿瘤(肝癌、肝囊肿、肝脓肿、肝血管瘤)、肝硬化并门静脉高压、胆囊炎、胆管结石、胆囊息肉、胆道肿瘤、胆总管扩张症、胰腺肿瘤、胰腺炎、脾大脾亢、肝脾外伤破裂等。
腔镜技术鲜明的特色是微创小切口,能极大程度上减少手术创伤,减轻手术痛苦,缩短住院时间,腔镜下操作比传统操作观察更细致,操作更精细,腹腔镜在肝胆胰外科主要应用有:
1经腹腔镜肝癌切除术腹腔镜术中超声和荧光标记技术的应用增加术中肿瘤定位的准确性,减少了正常肝组织的不必要切除,手术切口及创伤小,术后活动及进食提前,有利于肠道功能恢复,术后腹腔粘连轻,有利于肝癌的序贯治疗。
2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切口小,损伤轻,术后疼痛轻微,腹腔粘连轻,住院时间短,已被人们广泛接受并认为是胆囊切除的“金标准”。
3经腹腔镜胆总管胆道镜探查、取石术对于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患者,可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同时切除胆囊和取出胆总管结石,一个手术解决两个问题。
4经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腔镜下视野更开阔,图像放大,对组织、器官的辨认更清楚,探查腹腔转移及切除活检更容易、确定。术中无需牵拉、挤压。术野出血少,对内环境破坏轻,术后恢复快。
腹腔镜应用案例70岁陈先生,因“右上腹部疼痛不适伴皮肤巩膜黄染”入院,完善CT、MRCP等检查,确诊为: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陈建锋手术团队应用腹腔镜+胆道镜双镜联合为患者行胆总管切开取石、胆囊切除术,从胆总管取出结石6块,最大2cm左右,术后3天患者出院。以往此类患者需先行ERCP(经十二指肠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ST(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取出胆总管结石,再行胆囊切除术,需分两次手术,不仅让患者承受两次痛苦,而且还要承受胆道逆行性感染、结石残留等并发症,且住院时间长,费用高。双镜联合下胆总管探查取石、胆囊切除术,相对于传统的开腹手术,患者痛苦小,一次解决两种疾病,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目前普外三科半年内已完成胆石症手术近百台,手术成功率达%,为广大患者解决了病痛之苦。
腹腔镜肝癌切除术肝癌切除术是腹部外科最为复杂的手术之一。应用腹腔镜、术中超声、术中荧光技术,可以达到准确定位、局部放大、术野高清、疗效确定的效果。
患者苏先生,40岁,因“发现肝占位1月”入院,既往有乙肝肝硬化病史,入院后完善CT、MRI、AFP等检查,确诊为:原发性肝癌(T1N0M0),肿瘤4cm,主要位于肝脏右叶V、VIII段。陈建锋手术团队术前应用CT肝脏三维重建技术,确定肿瘤位置,切肝范围,与周围血管、胆道的关系,确定具体手术方案,应用腔镜技术为患者行肝段切除术,手术时间3小时,术中出血约50ml。术后第2天进食、下床活动,第5天患者恢复良好出院。微创腹腔镜技术赢得患者好评。
专家简介
陈建锋
普外三科负责人,副主任医师。医院,医学博士后,师从我国著名肝胆外科专家董家鸿院士,维也纳AKH总医院访问学者,从事普外及肝胆外科专业二十余年,任山东省医学会微创外科分会委员。擅长普外科、肝胆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尤其擅长肝癌、胆管癌、壶腹部肿瘤、胆石症、门静脉高压的外科及综合治疗。熟练掌握肝移植,腹腔镜微创肝癌、胆石症、胃肠道肿瘤、脾切除、胰腺肿瘤手术。
坐诊时间:周二全天、周六全天
供稿:普外三科王鹏
专业审核:陈建锋
摄影:刘伟
编辑:范晓苹李均雁
编校:谭华
推荐阅读
Re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