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医院叶定伟教授团队宣布:
针对上海及周边地区超例高危人群进行血清PSA水平筛查后,证实受筛居民高危人群中前列腺癌检出率超1%。相比欧美国家,我国早期诊断率低,患者治疗效果不尽乐观。我国超70%的前列腺癌患者,初诊时已经是中晚期,绝大部分患者丧失了根治机会。
去年该团队率先在全国范围内推出《前列腺癌筛查中国专家共识》。《共识》对前列腺癌高危人群进行定义:
年龄大于50周岁的男性、年龄大于45岁且有前列腺癌家族史的男性或40岁时基线PSA(前列腺癌特异性抗原)指标大于1ng/ml的男性。上述人群应养成良好的体检筛查习惯,密切警惕前列腺癌的发生。
上文提到的“PSA”就是用于前列腺癌筛查的肿瘤标志物。从这项研究我们可以看出,通过肿瘤标志物的防癌筛查对于癌症早发现早治疗的重要性!
随着公众防癌意识的提高,体检中的“肿瘤标志物筛查”成了不少人追捧的检测项目。今天为大家科普一下“肿瘤标志物”。
关于肿瘤标志物的基础知识
肿瘤标志物是肿瘤在发生和增殖过程中由肿瘤细胞分泌出来的一类物质,它可以在实验室内通过生物、免疫及生化等方法被定性或定量地检测出来。目前临床上肿瘤标志物的检测主要用于肿瘤患者的辅助诊断、预后判断、疗效观察、监测是否出现转移或复发、指导后续治疗等。
肿瘤标志物有很多种,不同标志物可以独立或与其他标志物组合用来筛查对应的癌细胞。
甲胎蛋白(AFP):筛查原发性肝癌,或女性生殖系统肿瘤,抽血检查。
癌胚抗原(CEA):广谱型的肿瘤标志物,尤其是肺癌及消化道癌症检测。
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CYFRA21-1):非小细胞肺癌的血清标志物。
糖类抗原(CA):广谱性肿瘤标志物,主要针对女性生殖系统,尤其是卵巢癌的检测,抽血检查,可发现50%-60%的卵巢癌。
糖类抗原(CA):消化道肿瘤标志物。
糖类抗原72-4(CA72-4):消化道肿瘤标志物,尤其是胃癌。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小细胞肺癌的血清标志物。
Free-β-HCG:针对生殖细胞肿瘤的特异性指标物,如绒癌和葡萄胎等,与肿瘤恶化程度密切相关;
前列腺特异抗原(PSA):50岁以上男性筛查前列腺癌的肿瘤标志物。
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常见于鳞癌,主要是消化道、生殖道和呼吸道癌症,如宫颈癌、肺鳞癌、食管癌。
糖类抗原19-9(CA19-9):消化道肿瘤标志物,尤其是胰腺癌。
癌抗原15-3(CA15-3):乳腺癌血清标志物。
针对不同癌症的筛查
正确看待肿瘤标志物筛查
大家一定要明确一个观点:肿瘤标志物升高,不代表%是癌症!
每个人的体内都有“癌细胞”的存在,生长出多亿个新细胞的同时,也会长出1-20个“癌细胞”。所以几乎所有的肿瘤标志物检查结果都不会是“零”,有一个正常范围,只要数值在正常范围内就是正常的。
同时,肿瘤标志物不仅存在于肿瘤组织中,在正常组织或良性疾病中同样也可以产生,如:肝肾功能衰竭会导致某些肿瘤标志物升高;肝炎、肝硬化、怀孕等会使AFP升高;急性胰腺炎、胆囊炎、巧克力囊肿等会导致CA升高;怀孕、经期、腺肌症、子宫内膜异位症等会导致CA升高;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肾脏及泌尿系统疾病会导致PSA增高。
总之,肿瘤标志物只能作为辅助诊断!发现异常还需要做CT、B超等影像学检查。
检查出肿瘤标志物升高怎么办
一般来说,体检报告主要是将肿瘤标志物检测值和正常参考值做对比,如果数值有非常明显的增高,当然癌症的可疑度也会相应增大,对于出现这类状况的患者,应该做B超、CT等进一步的全面检查。
即使是轻微的超标,也不能置之不理,为了彻底的排除癌变早期的可能,还需医院进行复检;如果肿瘤标志物数值持续升高,就要怀疑癌变在发展;如果一直没有明显的升高,一般是良性病变,也可能是器官炎症。
所以说,肿瘤标志物筛查要做,但要有正确的态度对待检查结果!
—END—动动手指,扫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